第190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塵歡越想越氣,直覺西秀山十二樓眼看就要毀在鬱徵手裡。
封聽雲帶著解行舟與伊春秋的骨灰回東海時,順帶捎上了玄黃‐‐此人到底沒被十二樓&ldo;發落&rdo;,留了一條命,轉交給封聽雲。
望月島人丁稀少,他聽聞封聽雲要回去,即刻表示想要跟從,不過日後分居望月島兩端,若封聽雲不高興,他自不去打擾。玄黃此人,沒什麼大錯,也成不了大事,封聽雲想了想,便同意了。
他們回去之後,其餘事情也處理結束。
水月宮外一場驚天動地的爆炸,徹底把遺蹟炸成了廢墟,再也無人問津。興許再過百年,拜月教就真能不見蹤跡了。
縱然這不是王乾安的本意,可依照封聽雲的話:&ldo;師祖原本的打算是待到仇恨消弭,再回到中原,徐徐圖之,復興拜月教武學,傳於天下。但他興許也知道,《碧落天書》留在世上遲早會惹出禍患,我便替他決定,今後只有望月島之名吧。&rdo;
此後經年,他仍如同伊春秋在時那般,收留東海邊無人照顧的孤兒,卻不再傳授高深武功,只留拳腳功夫傍身,似乎真要&ldo;照月移星&rdo;絕於世間。
而中原唯一的望月島餘孽這會兒正在西風古道上,直向紫陽觀而去。
有道是泰山極雄,紫陽極險,群峰分立,奇絕中原。而儒釋道三家之一的道家之基紫陽觀便坐落於此,已有三百年歷史。
&ldo;就是此處了。&rdo;柳十七看了看手中的名帖。
山間雲霧繚繞,怪石嶙峋,松柏在初秋猶是碧青,幾片飛簷隱於群山,偶爾聽見鐘鼓聲。自山腳去紫陽觀太清門,共有臺階三千級,暗喻&ldo;三生萬物&rdo;。拾級而上,行人偶爾有陣陣涼意,鳥鳴山更幽,抬頭望之,愈發出塵。
聞笛翻身下馬,將韁繩系在了山下的驛站:&ldo;看來我們非要走上去不可。&rdo;
柳十七笑道:&ldo;也並非難事。&rdo;
二人相視一眼,似乎心意相通明白了對方意思,即刻足下一點,幾乎同時運起輕功。十二樓的聽風步與望月島的落無痕,孰為天下第一,還未能分出勝負!
一個月前,柳十七忽然收到一封信,由紫陽觀的&ldo;六合歸一&rdo;之首慕南風手寫,當中附有名帖一張,言明由於柳十七父親的關係,請他得了空上紫陽觀一敘,憑藉名帖登山即可。起先他不想去,以為父母輩的恩仇已了,不願牽扯再多,但聞笛勸過,這才有了此行。
半盞茶的工夫,柳十七在太清門外站定,得意洋洋地回頭看向方才落地的聞笛:&ldo;怎麼樣,我早說過,聽風步已經不成啦!&rdo;
&ldo;青出於藍勝於藍,&rdo;聞笛笑中還有些吐息不勻,&ldo;可我還記得你當時跳那個山洞差點摔下山崖的樣子呢。&rdo;
柳十七作勢要掐他脖子,聞笛連忙示意不和他玩:&ldo;不鬧,我們到了。&rdo;
言語間太清門外走出一個身著道袍的小道童,像模像樣地行了個禮,搖頭晃腦,說什麼今日不接待香客,二位請回云云。
柳十七將慕南風的名帖給他,那道童仔細看了,態度仍是不卑不亢,要他們隨自己來。
一路穿過習武廣場、三清殿與一排雪松林,道童帶領二人停在一個小院外,稽首道:&ldo;此處便是慕真人居所,二位請進便是。&rdo;
言罷他眼觀鼻鼻觀口,後退兩步後轉頭離開。
&ldo;可比你小時候穩重多了。&rdo;聞笛想起柳十七垂髫年紀在西秀山四處禍禍的模樣,忍俊不禁道,&ldo;真應該讓你那會兒來練練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