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這句話就是錯的,別把爭權奪利當成是貶義詞。我理解的爭權奪利其實只是箇中性詞,爭權奪利,爭什麼權?為誰爭權?奪什麼利?為誰奪利?如果說爭權奪利是為了給老百姓爭權,或者說為自己多爭權力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老百姓;同樣,如果奪利也完全可以是為老百姓奪利嘛,讓老百姓成為利益的最大獲得者,這樣的爭權奪利就會成為好事情。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關鍵是看我們怎麼理解和怎樣去做。如果是一個有覺悟、有能力的人,一心為了經濟發展、一心為了老百姓著想,卻因為不受某些領導的賞識,或者說不能受到重用,甚至還加以排擠和打擊,那麼他使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先為自己某得權力,但是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老百姓,這比那些以權謀私、任意踐踏法律、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可是強得太多了,我倒是很希望這個人能爭權奪利,這樣不是更好嗎?最收益的還是國家和老百姓。其實在這方面,在華夏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再比如說野心的問題,普遍的說法還是貶義詞。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野心和雄心只是人們口中的說法而已,這兩者又有多大的區別。呵呵,再說了,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沒有野心?秦始皇有沒有野心?有,他就是想要吞併六國。那我們今天應該怎麼看待秦始皇這位古人呢?我認為還是功大於過,統一了華夏,結束了國與國之間的連綿不斷的戰爭,對老百姓來說是福啊。所以,哥哥,我倒是建議多學習學習華夏的歷史,以史為鑑,不要拘泥於某一種固定的模式,關鍵還是要看最終的結果,就像當初深圳建立經濟特區一樣。深圳在剛開始建立經濟特區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又有多少人是持樂觀態度的?如果不是偉人的指示,如果沒有偉人的高瞻遠矚,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深圳,更不會有華夏的今天。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地學習、好好地總結嗎?呵呵。”姜文龍對哥哥姜文蛟還有什麼說的,自然是鼎力相助,如果不在思想上為其打破枷鎖,開啟思路,如何才能讓哥哥成為創新型的領導幹部。

“弟弟啊,不是哥哥當面在恭維你,我現在才發現自己的境界和你已經是差距越來越大了。你剛才說的話,過去我連想都沒有想過,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讓我茅塞頓開啊。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是功到自然成,沒想到還是落入了俗套啊。”姜文蛟今天的收穫無疑是巨大的,思想上更是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不由自主地好奇地打量著自己的親弟弟姜文龍,現在對弟弟姜文龍都產生了一種陌生感。

“文龍啊,你說的對,我現在都已經在開始考慮你剛才說的問題了,只是沒有你理解得那麼深,呵呵。”姜雲飛望著自己的小兒子姜文龍,非常讚賞地點點頭,真是不服都不行啊,這已經超越年齡的問題了。

“呵呵,我也是有感而說。就像人們常常說的有理想、有夢想、有幻想一樣,其實三者間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哥哥,胡啟兵的事情你還記得吧,這小子雖然過去的時候衝動了一點、粗魯了一點,但總的來看,人還是不錯的。人嘛,誰沒有弱點,誰不會犯錯誤,但並不能說一個人犯了錯誤、有了弱點,我們就要一棍子把人打死,這裡有個度的把握問題和原則的掌握問題。還是應該看主流,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優點多的人總是缺點也多,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這些人經常敲打,讓他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出來。我這樣說的意思,和剛才說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不能只看浮在面上的事情,而是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工作上是這樣,對人也是如此。”姜文龍看見哥哥已經開始有了認識了,父親姜雲非也同樣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了,就進一步進行了說明,就是希望自己的父親和哥哥有一個更加深刻、正確的認識。

“好啦,看看你們父子三個,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