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先是把多年儲備的糧草檢查完畢,沿途運送,之後又檢閱軍隊,又封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保清為副將,出師北古口,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札為副將,出喜峰口。
而康熙不放心京師,為怕他這一走保成年幼壓制不住那些大臣,就把最難搞定的索額圖、明珠還有佟國維、佟國綱等人全都帶上,一路出京,直撲噶爾丹。
送走康熙,保成幾個人監理國事,又準備軍備,讓人押運糧草一路跟從,真的是快忙翻了,每日早起晚睡,沒有幾日整個人就累瘦了一圈。
天瑞見了,暗暗心疼,每日就在小廚房親自動手做些補湯飯菜,讓人給保成兄弟幾個送去,幫他們補身子。
以前康熙在的時候,保成一直生活在康熙的羽翼之下,雖然康熙對他們兄弟的教訓是很嚴苛的,可他們卻也不用操太多心,就只讀書習武,再則從旁聽政就行了,倒並不用太勞心勞力,可康熙一走,也沒人照管了,萬事都丟給保成,他又是個力求完美的性子,做什麼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想遭人詬病,這麼一來,真的是遭好大的罪。
有些事情保成沒有處理的經驗,就同群臣商議,有些大臣看他年幼,康熙又不在京城,有心欺之,便說些不著邊際或是南轅北轍的話來繞的保成頭暈。
保成之前政事上不經心,可萬鈞重擔這麼一壓,不由的他不上心,細思量了幾次之後心裡有了主意,再和大臣們商議事情,有那偷奸耍滑不正經辦事的,他抓一次打一次,幾次之後立了威,倒也沒人敢小瞧他了。
保清出徵,小三出使,除了保成之外,小四年紀最長,他見保成勞累,也有心替保成分憂,每日跟在保成身邊幫他批閱奏摺,或是到戶部兵部檢查,端的是一絲不苟,直弄的兩部臣子叫苦連天。
就小四那一張冷臉,還有那龜毛性子,不管那些大臣如何做事他都能挑出毛病來,沒過幾天,搞的那些大臣們見到他就腿軟,直送了他一個冷麵阿哥的綽號,當然,這也是內部叫叫,不敢讓小四聽到的。
另外幾個兄弟能幫忙的也多少幫上一點,可他們到底年幼,著實的拿不出什麼可行性意見,大多數的事情還是要保成來決定的。
就這時候,又有一件事情讓保成很是頭疼了幾日,雲南提督萬正色和總兵還有云貴總督範承勳不和,互相攻訐,範承勳彈劾萬正色侵吞兵餉,經查屬實,倒讓保成不知道如何處置了。
萬正色是康熙愛將,為人忠直,很得康熙的喜愛,當年不管是平三藩還是收臺灣,他都是立了很大功勞的,是大清的有功之臣,若是處置的重了,康熙回來必不高興。
可這正值和噶爾丹會戰之時,兵士們的心情也很重要的,萬正色喝兵血影響很嚴重,要是處理的輕了,怕會讓兵士們失望。
保成思來想去召大臣們商議,說來說去都沒有正經主意,保成一時心裡煩燥,發了一通的脾氣,後來等心情好了之後思量了一番,決定要給這個萬正色一點教訓,便批了奪官下獄秋後處斬的硃批。
這旨意一發出去,立馬引的好大的一批大臣心驚膽戰啊,心道這太子爺真不是蓋的,這心夠狠辣的,比皇上可還要狠上幾分呢,萬正色那麼一個大功臣,竟然都能如此對待,咱們這些人不管是官職還是功勞都沒人家大,還是小心為上。
等那萬正色下了獄之後,朝政上下也一時清靜了,保成又下了一道旨,念及萬正色有功於社稷,免了死罪,只罷官奪爵令其回家。
這麼一來,一上一下的,倒還真把萬事色給搞的心驚膽戰,不敢有任何怨言乖乖回家。
天瑞知道這件事情後只一笑,心裡很欣慰保成也長大了,做事情有了主意,更沉穩了些。
在朝政上天瑞不能給保成拿主意,可這後宮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