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義大利方面選擇在波河禦敵的策略,德軍分兵兩路,北路4個師沿著阿爾卑斯南麓的小徑,兵鋒直抵倫巴第北部科摩湖一線;南路5個師則全速行軍,攻擊波河河口方向以切斷意軍主力與威尼斯的聯絡;另有一個師的預備隊負責監視維羅納要塞內的意軍,防止其北上增援。

本次行軍和戰役計劃是由軍需總監施裡芬伯爵擬定的,為此他親赴維也納和巴黎查閱了部分奧地利軍隊和拿破崙法軍在1796年前後在北義大利的戰史資料。

應該說義大利總參謀部的戰役計劃完全在施裡芬的預料之內,因為在邊境地帶展開決戰對於意軍來說根本就不現實。

德意邊境的五個隘口全在蒂羅爾境內,意軍若是分兵佈防,則德軍可以各個擊破;反之,若是意軍以主力屯兵于山南地區,則德軍可以從西側山口迂迴到意軍的後方。

總之,處於地形劣勢的義大利軍隊無論怎樣排兵佈陣都只能有兩種結果,或者是被各個擊破,或者是被迂迴包抄——這是奧地利的卡爾大公和共和國時期的名將馬塞納和茹爾當等人在這一地區交戰的經驗總結。——後來,拿破崙是以突襲萊茵河谷地,選擇從另一條道路攻入奧地利本土的。

從開戰之初的情形看,施裡芬的確料敵準確,站得了先機。

雖然各國約定各出兵15個師,不過軍方普遍認為不需要如此興師動眾,法軍在突破阿爾卑斯山隘口前根本就無法展開超過3個師的兵力。而狹窄的北義大利地區也難以實施大規模的野戰機動。

因此,德軍總共只派出了10個師的兵力,另有5個師開戰之時還駐守在遙遠的巴伐利亞。

奧地利方面由於行軍和補給艱難,正面又難以接敵,因此只動用了奧地利本土的8個師和4箇中央軍的基幹團外加4個邊防團。不過,遠在波蘭和匈牙利的軍隊都進行了部分動員,以應對來自俄國方面的可能的威脅。

不過,即便如此德奧聯軍在人數上也大大超過了集結在波河的意軍。

對於本次對意作戰,威廉提出的主要要求依然是速戰速決,儘可能避免夜長夢多的局面,同時要儘可能減少傷亡。

他要求陸軍在一個月內迫使意軍投降,而要達成這一目標,利用正面的直接攻擊是不行的。即使德奧軍主力在一週內趕到波河沿線,可是面對寬闊的河面以及堅壁清野的“四要塞”區,施裡芬認為用不到一個月時間擊敗以逸待勞的20萬義大利軍隊是很困難的,即使能夠做到,也會付出巨大的傷亡。

所以,在他的計劃中,沿著阿爾卑斯山南麓在雪線以上行軍的4個德軍師才是迫降意軍,迅速結束本次戰爭的關鍵所在。

“此時已是深冬時節,我軍的氣象專家預測未來數日山南地區可能還有大面積降雪,這種情況下在高山雪地間行軍真的不會有問題吧?”威廉緩緩說道。

“陛下請放心,為了這次行軍我們做了充分準備,當年法國的麥克馬洪將軍就曾經沿著這條山路進軍蒂羅爾,時間上也差不多。而且那時候的道路狀況比現在還要更差,隘口附近連青石板都沒有鋪設。所以,我們一定能夠成功。”施裡芬信心十足的說道。

“陛下,自然條件再困難,但總是可以克服的,至少是可以預料到的。這比起和敵軍正面交戰總歸算是一條‘間接路線’了。”瓦德西模仿威廉的口氣,呵呵笑道。

“哈哈,既然你們都這般自信我就不再說什麼了。我宣佈——”

全部德軍將領立刻起立立正,莊嚴的望向威廉。

“北義大利作戰現在開始行動!”

在位於特倫特的德軍總指揮部召開的戰前動員會議的最後一刻,威廉下達了開始作戰的命令。

隨著德軍主力的大規模出動,早已潛伏在瑞士境內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