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中亦同趣。
後來五雲山,遙對西興渡。絕壁瞰江立,恍與此境遇。
人生能幾何,江山幸如故。重來複相攜,此樂不可喻。
置身畫圖中,那復言歸去。行當尋雲棲,雲棲渺何處。
此予甲辰與王淑士平仲參雲棲舟中為題畫詩,今日展予所畫《六和塔曉騎圖》,此境恍然,重為題此。壬子十月六日,定香橋舟中。
吳琚《六和塔應制》詞:玉虹遙掛,望青山、隱隱如一抹。忽覺天風吹海立,好似春雷初發。白馬凌空,瓊鰲駕水,日夜朝天闕。飛龍舞鳳,鬱蔥環拱吳越。此景天下應無,東南形勝,偉觀真奇絕。好似吳兒飛彩幟,蹴起一江秋雪。黃屋天臨,水犀雲擁,看擊中流楫。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右調《酹江月》)楊維楨《觀潮》詩:八月十八睡龍死,海龜夜食羅剎水。
須臾海闢龕赭門,地卷銀龍薄於紙。
艮山移來天子宮,宮前一箭隨西風。
劫灰欲洗蛇鬼穴,婆留折鐵猶爭雄。
望海樓頭誇景好,斷鰲已走金銀島。
天吳一夜海水移,馬蹀沙田食沙草。
?山樓船歸不歸,七歲呱呱啼軹道。
徐渭《映江樓看潮》詩:魚鱗金甲屯牙帳,翻身卻指潮頭上。
秋風吹雪下江門,萬里瓊花捲層浪。
傳道吳王渡越時,三千強弩射潮低。
今朝筵上看傳令,暫放胥濤掣水犀。
鎮海樓鎮海樓舊名朝天門,吳越王錢氏建。規石為門,上架危樓。樓基壘石高四丈四尺,東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左右石級登樓,樓連基高十有一丈。元至正中,改拱北樓。明洪武八年,更名來遠樓,後以字畫不祥,乃更名鎮海。火於成化十年,再造於嘉靖三十五年,是年九月又火,總制胡宗憲重建。樓成,進幕士徐渭曰:〃是當記,子為我草。〃草就以進,公賞之,曰:〃聞子久僑矣。〃趨召掌計,廩銀之兩百二十為秀才廬。渭謝侈不敢。公曰:〃我愧晉公,子於是文,乃遂能愧?,倘用福先寺事數字以責我酬,我其薄矣,何侈為!〃渭感公語,乃拜賜持歸。盡橐中賣文物如公數,買城東南地十畝,有屋二十有二間,小池二,以魚以荷;木之類,果木材三種,凡數十株;長籬亙畝,護以枸杞,外有竹數十個,筍迸雲。客至,網魚燒筍,佐以落果,醉而詠歌。始屋陳而無次,稍序新之,遂領其堂曰〃酬字〃。
徐渭《鎮海樓記》:鎮海樓相傳為吳越錢氏所建,用以朝望汴京,表臣服之意。其基址、樓臺、門戶、欄?,極高廣壯麗,具載別志中。樓在錢氏時,名朝天門。元至正中,更名拱北樓。皇明洪武八年,更名來遠。時有術者病其名之書畫不祥,後果驗,乃更今名。火於成化十年,再建於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又火。予奉命總督直浙閩軍務,開府於杭,而方移師治寇,駐嘉興,比歸,始與某官某等謀復之。人有以不急病者。予曰:〃鎮海樓建當府城之中,跨通衢,截吳山麓,其四面有名山大海、江湖潮汐之勝,一望蒼茫,可數百里。民廬舍百萬戶,其間村市官私之景,不可億計,而可以指顧得者,惟此樓為杰特之觀。至於島嶼浩渺,亦宛在吾掌股間。高翥長騫,有俯壓百蠻氣。而東夷之以貢獻過此者,亦往往瞻拜低迴而始去。故四方來者,無不趨仰以為觀遊的。如此者累數百年,而一旦廢之,使民若失所歸,非所以昭太平、悅遠邇。非特如此已也,其所貯鐘鼓刻漏之具,四時氣候之榜,令民知昏曉,時作息,寒暑啟閉,桑麻種植漁佃,諸如此類,是居者之指南也。而一旦廢之,使民懵然迷所往,非所以示節序,全利用。且人傳錢氏以臣服宋而建,此事昭著已久。至方國珍時,求緩死於我高皇,猶知借?事以請。誠使今海上群醜而亦得知錢氏事,其祈款如珍之初詞,則有補於臣道不細,顧可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