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他倒並不覺得奇怪。

〃可是你不願嫁給我?〃

〃我不願意嫁給旁的什麼男人。〃

〃那事情就這樣定了。〃

〃我父母親一定會大吃一驚,對不?〃

〃我太幸福了。〃

〃我想吃中飯了,〃莎莉說。

〃親愛的!〃

菲利普笑吟吟地拿起莎莉的手,把它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裡。他們倆站起來,雙雙步出美術館。他們在欄杆旁邊站了一會兒,注視著特拉法爾加廣場,只見那兒馬車啦、公共汽車啦,來來往往,穿梭不息,人群熙來攘往,步履匆匆,朝著各個不同的方向湧去。此時,太陽當空,光芒四照。

譯後記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英國現代著名作家,一八九七年以描繪倫敦貧民區生活的小說《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開始其漫長的創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多,除詩歌以外的各個文學領域,都有所涉及,有所建樹。他共寫了長篇小說二十部,短篇小說一百多篇,劇本三十個,此外尚著有遊記、回憶錄、文藝評論多種。他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長、短篇小說,文筆質樸,脈絡清晰,人物性格鮮明,情節跌宕有致,在各個階層中都擁有相當數量的讀者群。他的作品被譯成各國文字,不少小說還被搬上銀幕。他是二十世紀上半葉最受人歡迎的小說家之一。

毛姆是我國讀者比較熟悉的一位西方現代作家。他的著作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有介紹;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影片如《孽債》(即《人生的枷鎖》)、《剃刀邊緣》(即《刀鋒》)等,解放前曾在我國上映過。近年來,國內雜誌陸續發表了他的一些短篇,著名長篇《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鋒》的中譯本也相繼出版,引起了我國廣大讀者的興趣。現在,我們能有機會把毛姆這部最主要的作品介紹給讀者,既了卻了我們多年來的夙願,也有助於大家對這位作家的進一步瞭解。本文就毛姆其人以及他的這部代表作,作些粗略的介紹,談幾點很不成熟的意見,以就教高明。

薩默賽特·毛姆於一八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母親和父親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亨利·毛姆撫養。亨利·毛姆是肯特郡惠特斯泰勃鎮的教區牧師,為人自私、貪吝,對待侄子冷漠而近於粗暴。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境遇更加不幸。他由於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悽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成他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八九二年初,他未遵從伯父讓他進牛津攻讀神學的安排,而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在那兒,他接觸到德國哲學史家昆諾·費希爾(Kuno Fischer)的哲學思想和以易卜生為代表的新戲劇潮流。同年返回英國,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了六個星期的練習生,隨後即進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醫。為期五年的習醫生涯,不僅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毛姆曾說:〃這段經歷對我很寶貴。對一位作家來說,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從醫數年更好的鍛鍊了。〃他的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正是根據他從醫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寫成的。

從一八九七年起,毛姆棄醫專事文學創作。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寫了若干部小說,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話來說,其中沒有一部能夠〃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轉向戲劇創作,獲得成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