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主公;我方又斬得樊稠;李催和郭汜逃出;有兩萬左右……餘下都盡數殺死或者俘虜。”片刻;就有人報告著。
“他們的還要經過關羽在鞏縣的截殺”葉青淡淡說著:“可惜;這時太后還運使不了第二次封印;只能讓這些太平道的道人逃了去。”
第四百五十一章 結局(下)
虎牢城破
西面七十里的鞏縣東面;是大片依然茂盛但已有些微枯黃的原始森林。
此縣可謂山青水秀;東面、南面都是嵩山幾一支餘脈;隱在崇山峻嶺間是一座座烽火臺;每隔一千米到一千三百米就有一座;自虎牢一帶串連至此;又在平原上夯土搭建;一直向西串向洛陽。
西北面是廣闊二百里的洛陽小平原;清澈柔和的洛水繞過縣城、山脈北端山腳;自此北上匯入浩蕩黃河;良好的水利條件讓這沿河一帶不至飢寒……若無人禍的話。
金色晨曦從東面群山間落下來;山嶺間烽火臺同珍珠項鍊一樣瑩光美麗;蜿蜒的洛水水面上更是波光粼粼;不知名的水鳥盤旋著縣城東面的碼頭;漁家的炊煙從一些水中央泊駐的漁舟上嫋嫋升起。
但南岸邊的一座小村莊裡卻沒有了人氣;一個百人隊西涼兵持弩執刀監視下;千餘百姓闔家老小推車搬運著行李;含淚離開故園;被無情驅趕著的向西面的長安遷移。
和這時洛陽二百里方圓的各處郡縣道路情形一樣;洛水畔的這條官道上也擠滿了鄉人;拎著大包小包;攜兒帶女的;都是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被步騎刀槍逼迫著遷移。
人為憑空造成了巨大流民潮……
田裡的莊稼沒有收割怎麼辦?他們到了長安如何生活?有沒有足夠水利田畝安排?甚至盛夏本就是青黃不接之時;路上就吃盡了存糧怎麼活?
還是說……根本就沒考慮讓他們存活下去。
遷移路上;多數婦人都都被夫兄家人們緊緊保護在中間;姿色青春姣好的小婦人少女故意以灰塗臉避開窺伺;但總有少許寡婦無人護持;又或著人流雜亂下與家人失散的女子;就被西涼兵拉拉扯扯;放肆調笑;若非這是白日間領著軍務說不定會於出什麼事來。
但就算這樣;到晚上紮營時也多半逃不過被汙辱……有些青壯鄉人們想到這一節;目光裡都閃動著怒火;不由握緊了刀;有了衝冠而起的殺意。
稍遠帶隊警備的校尉和手下幾個親信做了眼色;示意記住這幾人;握緊手中大黃弩;冷笑;暗暗示意。
“太師有命令;還是要遷移到長安去。”
“路上要是不反抗;我們怎能快活;就要逼著你們反了;我們才能名正言順佔取你等牛羊、財物……和女人”
“太師和軍中高層有他們發財的路;佔的都是皇宮裡讓人眼饞的美女;我們這些小兵難得撈一回;能不跟著弄些湯水喝?”
“就當你們去長安的賣路錢好了……”
“待會兒和前後幾支友軍驅趕的隊伍彙集;等入夜後……就可……嘿……
這時正密議間;聽到水聲響動;近日來虎牢關這面風聲日緊;眾士卒都不由警覺回首看去。
第一眼並無什麼;都是失笑搖首:“劉大耳雖兇惡;想十日破關並且抵達這裡;哪有這容易。”
“就是;過了這幾天;爺爺撈也撈了;爽也爽了;早就……那是什麼”
一支赤色的螭龍船首穿出了山側的陰影;展現出了猙獰。
山北水南曰陰;緊貼著山脈和原始森林陰影;一支遠來的龐大船隊自下游御偏風而來;許多漁舟躲避著以免被捲入浪中傾翻;而高聳的旗艦已在水畔碼頭徐徐落帆、靠岸、下錨;船首一道火紅雄壯的閃電等不及躍下;終踏地面讓它發出歡喜的嘶鳴……
關羽安撫著馬頸鬃毛;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