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玄鏡跟傳法天尊的相遇,可以說是某種必然。

就像當李凡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後,註定會跟傳法、飢仙他們相遇一樣。

雖主要威能並不是禦敵傷人,但畢竟是仙器化凡。若只有傳法一人,鏡玄或許還能勉強與之周旋。但他不曾料到,傳法背後,還有一位天醫的存在。

兩大強者聯手,共同將天玄鏡懾服。

這對鏡玄來說,絕對是一段不怎麼美好的記憶。

模糊的光影快速閃動之後,天玄鏡就搖身一變,成為了萬仙盟的立盟根基、絕世重器。

天玄鏡丈天量地的日子裡,並非沒有收穫。隨著對玄黃界解析程度的不斷深入,天玄鏡也演化出了昔日所沒有的幾樣本領。

比如說分化與次生。

分化,指的是遍佈萬仙盟各州的天玄分鏡以及可以被個人單獨拿來使用的天玄小鏡。它們都具備天玄鏡一部分的功能,並且跟天玄鏡本體相同。可以看做天玄鏡自身朝外的延伸。

次生,跟分化相對。如果是分化是複製的話,那麼次生就是變異。天玄鏡所誕生的各種次生體,青玄鑑、終末石盤、解離碟等等,雖明面看上,是天玄鏡某一部分功能的特化。但世上唯有鏡玄知道,這些次生體在它們各自領域上的能力,甚至還要超過他這個本體。

而在演化出次生體的過程中,鏡玄也能夠透過研究這些次生體,推動自己對應能力的進步。這個研究過程,在次生體誕生出來的剎那,就已經完成。所以現世的次生體,對天玄鏡來說的確無用。

除了分化與次生這兩大能力之外,天玄鏡最重要的感悟,就是“立道於身,行道於外”這條通天大道。

鏡玄篤信,自己能夠領悟出如此大道,絕對不僅僅是丈量玄黃界的緣故。更有那位婦人臨行前、暗中的指點。

所謂立道於身,就是不斷強化自身依存於道的那部分存在。大道橫亙,萬事萬物依道而存。若是無法去追逐虛無縹緲的與道相合、證道無名,那麼不妨退而求其次,只求道的一部分。每個生靈的誕生,都是諸道相融。能將自生存在的根基徹底掌控,即便實力依舊弱於無名真仙,但或許也若不了多少的。更別提,世上還有某些天賦異稟的存在,僅僅是明悟自身之道,就能比肩無名真仙!

而行道於外,則是立道之後的超脫。跟天地無窮大道相比,自身存在畢竟有限。但倘若能跨過“我”、“他”之界線,便如魚躍龍門,自此之後可能無限。

“立道於身,行道於外”具現在天玄鏡上,就是器、人並立,相輔相成。在沒有受到阻礙的情況下,天玄鏡本體以及他的人類分身,任意一個都能走出一條通天大道。甚至等一方有所成就後,還能反哺另外一方。

……

對玄天王以及他的青梅竹馬的八卦,李凡並不是特別感興趣。

反倒是這天玄鏡的明悟之法,讓李凡想到了許多。

“妖獸一族的太古道形,就可以看做是、最極端情況下的【立道於身】。”

“而這理念,實則跟以我築基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完全歸咎於自身。不過一般情況下,立道的難度,還要遠在築基之上。”

“而行道於外……”

李凡眼神微眯,不由想到了姬予禎修行的《無量天樞離神功》。

此功法修行到極致,以原始之魂為藥引,便能實現逆天的【融道】之效。

“天地大道,儘自元始出。這或許就是行道於外,以及融道可行的理論根基所在。”

“無論是靠自己還是外物,它們本質上都是一樣。以身合更多的【道】。”

……

李凡如飢似渴的學習著,天玄鏡數千年來的感悟,頃刻間化作了李凡今後證道的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