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太易聖君,在淡淡欣喜的同時,湧起同等份的憂慮。彼時,太易聖君還不能明白,這份憂慮究竟從何而來。

還有一段。說的是歸海聖君打通無限泉後,邀請連山、太易等聖君前來觀禮。歸海以開玩笑的語氣對連山說道:“兄可知,山海究竟孰高焉若不知,我等可拭目以待。”連山笑而答曰:“山雖高,海雖深。但仙可屹立於山巔,亦能腳踏無限之泉。故而,仙最高。”歸海撫掌而笑。太易聖君,恍惚間於眼前兩位聖君身上,隱隱看到了山海呼嘯之相。竟一時間心有慼慼然。

……

藉助這【山海初闢篇】,李凡彷彿回到了仙界建立之初,以太易聖君的視角,將一件件荒古往生親身經歷。

除了諸位聖君以及初生仙界之事以外,這篇經文中還講述了些先天生靈以及太初仙界之事。

那是一片幾乎無邊無際的荒莽大陸。大陸上遍佈著諸多奇妙的先天生靈。這些生靈有些是大道顯化,有些是奇物生智,還有則是“人”。

不過這太初仙界中的“人”,比起現如今的凡人,要強太多。或許是天生地養的原因,這些“人”能夠獵殺大陸上的孕道先天生靈,將其消化吸收、化為己用。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他們這種簡單粗暴的吞噬,並不能真正的掌握這些道。他們一旦身死,道將重歸於天地之間。而他們同樣無法透過“繁衍”的方法,將“道”延續。於是“人”們開始思考,真正掌控道的方法。

他們開始學習效法大陸上的那些先天孕道生靈,有些甚至為了掌握道途,乾脆放棄了自己的人身。漫長的歲月中,無數“種族”,開始出現、衍化。而先天生靈,則因為“人”的覬覦,慢慢隱世。

【山海初闢篇】中,並沒有明確描述太易聖君的真實身份。但從種種細節,或許可以推論,太易聖君最初並非是“人”。而是先天生靈化生。

……

“不過,實力達到太易聖君的地步,何種生命形式、已經不重要了。”

“只要願意,隨時都能有萬般變化。”

【山海初闢篇】正如守丘漫筆一般,博大精深。需耗費大量光陰,細細品讀,方才能明悟。

雖說善化送上了這麼一篇大禮,不過李凡卻根本沒有放過他的意思。

這善化之道,頗有幾分幻亦真的意味。用來填充萬相道網,很是合適。

而善化無名的直覺,也極為敏銳。

竟能感受到李凡的“不善”念頭,看向周遭矗立的無數天柱,冷汗直流之下,他脫口而出道:“大尊者您需要真仙以作天柱”

“朔星海中,還有不少真仙倖存。包括那光吾星海,聚集真仙數量還要遠勝。我願為大尊者您馬前驅!”

聽聞此言,李凡目光閃動之下,這才暫且收起了即將落下的手。

這次雖然鎮壓了不少真仙,但質量卻有些差強人意。

大多都是尋常真仙之列,無名之境只有兩尊。

其一是【同盛】之道。道則掌控者,能夠享受所處勢力興盛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並且帶給勢力中同伴,實力一定程度的增幅。

而他自身,卻能免遭勢力衰敗所帶來的負面效果。哪怕所寄身勢力消亡,自己也能從容而退。主打的就是一個有福同享,有難不同當。

雖然此大道能力看上去有些雞肋,但實則這增幅效果極為可怖。蒸蒸日上,並且能夠滾雪球似的疊加。同盛無名,曾經還是多任執政仙帝的座上賓。

如果不是遇到道湮之劫這不可抗力因素,仙界或許真的能無限制的繁盛發展下去。

而這次李凡所鎮壓的另外一尊無名真仙,則是【神思】。即便星海因為道湮之劫而聯通斷絕,也能憑藉神思之道,找到處在各個封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