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潘鼎新為了保住自己手裡的那點家鄉兵,棄城逃跑,被法國三千非洲軍團像趕兔子一樣追殺,從越南逃回廣西,一路狂奔入境九十多里,到了廣西的海村還驚魂未定。

在三千非洲軍團的帶領下,一萬法軍長驅直入,入鎮南關內十多里,沒遇到清軍的抵抗,中國南大門洞開,舉國震驚,廣西、廣州的鄉紳地主,感覺法國佬殺到家門口了,嚇得趕緊變賣家產,準備逃難。以至於廣州房價,一時跌了一半。

李鴻章得到潘鼎新不戰而逃的訊息,大怒,當即將潘鼎新就地免職,下獄問罪。然後,讓年過花甲的馮子材就任廣西軍務幫辦,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

馮子材已經年過花甲,是李鴻章手下又一員猛將,跟隨李鴻章多年。馮子材是廣東客家人,他的身世符合所有勵志英雄人物的範本:父母早亡,從小流落街頭,當過木匠,販賣過牛,練過武藝,年輕時還做過天地會的首領,後來被李鴻章慧眼招安,勇猛無比,一路隨著曾國藩、李鴻章追殺洪秀全、楊秀清到天京。

曾國藩這人比較講究道德,不太信任當過街頭混混的馮子材,多次讓李鴻章裁撤馮子材的部隊,都被李鴻章婉言拒絕。這也是李鴻章與曾國藩用人不同的地方,曾國藩對將領的道德有苛求,但李鴻章呢,在亂世求實用,用人很生猛,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什麼出身,氓流也好,進士也罷,他都敢用,而且像曹操一樣,用人不疑,所以馮子材和劉銘傳這樣草莽出身,才有機會在中國名留青史。這一點,在極為重視科舉功名和門第的晚清,確屬難得,所以李鴻章的淮軍集團才日漸坐大,人才濟濟,地位超過了曾國藩的湘軍。

言歸正傳,鎮南關也即今日的友誼關,是一棟兩層門樓,現在還是廣西通往越南的重要關口,朱元璋當皇帝時,鎮南關就是“南疆要塞”,關城背靠金雞山,附近山巒疊翠,茂林深谷,地勢險要。法軍佔領鎮南關後,後援沒到,不敢深入,也就撤回越南了。但臨走前,開炮炸燬了鎮南關關門和附近修築的炮臺,並在關前廢墟前插上一塊木牌,用漢字寫上:“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羞辱中國人。

馮子材和蘇元春帶著十八個營的兩廣子弟兵到了鎮南關,按照李鴻章的命令,在廣西和越南前線的各路將領們也都推他為敵前總指揮,總兵力大約四萬人左右。

中國四萬兵對付法國陸軍司令波里也率領的一萬六千名法軍,人數上有優勢,可惜當時已不是冷兵器時代,這些清軍的武器很差,有槍也是以老式滑膛槍為主,火炮更多停留在“紅衣大炮”的水準,跟李鴻章嫡系的淮軍都有很大差距,馮子材面對裝備精良的一萬多名法軍,壓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馮子材很清楚,自己的隊伍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招募的十八營共計一萬五千名子弟兵們,他們保衛家鄉的熱情高漲。嶺南氣候溼熱,也使得當地人比較有血性,有句老話叫“嶺南自古多豪傑”,廣東人和廣西人在晚清也和洋鬼子打交道最多,深受其害,當地男兒有深厚的報國傳統,大多願意捐軀赴國難。

於是,馮老爺子在鎮南關前十里佈防,在金雞山隘口,僅用了十多天時間,就挖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山嶺的長牆,牆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牆外挖了兩三米長的塹壕,築成壘起數百座地堡。

見清軍又跑回了鎮南關,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法軍統帥尼格里帶著三千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