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空虛,自己有意反抗北虎政權的意圖,從而把突厥人的目光全都吸引到馬邑這裡來。最後謝虎王以李靖為主帥,調集了蘇定方部、劉黑闥部、宋金剛部、王伏寶部、尉遲恭部、羅藝部、以及虎王親軍,共計二十二萬步軍,三萬馬軍,張網以待,準備在馬邑給突厥人來了猛的!
十數日後,(東)突厥王汗大帳中。
突厥人也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寒冬,發生著同樣激烈的辯論,而辯論的主題是,到底是去打劫晉陽的謝天虎,還是去打劫長安的李淵。
頡利可汗高坐的王汗寶座上一言不發,靜觀下面兩撥人互罵。
一方是以突利可汗為首,這些人主張去打李閥,原因是李閥虛弱不堪,容易對付,而且長安富足,幹一票足以使大夥過個暖和的冬天。
另一方則是以武尊畢玄為首,他們主張打北虎政權,理由是北虎政權這兩年不斷擴張,已經著實威脅到了(東)突厥,並且北虎政權緊鄰(東)突厥,從爭奪生存空間這一點來看,就算雙方再怎麼剋制,終歸會有一仗。
兩撥人馬吵作一團,互不相讓,放佛是要用音量的高低決勝負。
頡利可汗看向國師趙德言,只見後者像高僧入定一般,對此間之事充耳不聞似的。頡利心說奇怪,“國師一向主張與北虎政權和睦相處,建議攻擊李閥,怎麼今日一言不發,難道內有隱情?”
頡利可汗對趙德言出言相問道:“國師今日為何一言不發?”
趙德言聞言,站了出來,對著頡利可汗一拜,說:“回稟大汗,今日臣下兩相為難,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頡利可汗:“哦?國師有何為難之處啊,說出來讓大夥聽聽。”
趙德言又是對著頡利可汗鄭重的一拜,才說:“大汗是知道的,這幾年來臣下一直主張和北虎政權和睦共處,但眼下臣身為(東)突厥部的國師有些話不得不說了。北虎軍這兩年來東征西討,實力越來越強,其首領北虎王更是一代人傑,雄才大略天下罕見!若是再放任其強大下去,突厥部不日恐遭大禍。”
武尊畢玄眼前一亮,心道:“真沒想到,今日幫本尊說話的竟然是他!國師到底還是說了句實話,不枉我突厥人待你如貴賓。”
頡利可汗:“那國師的意思是,此番應當攻打北虎王一方?”
趙德言話鋒一轉,反問道:“聽聞前幾日,駐守馬邑的羅藝派人到大汗處請降,不知大汗準備如何回覆羅藝?”
頡利可汗:“羅藝此人,心懷叵測,在幽州時就常年與我族交戰,雙方說是血海深仇也不為過,實難想象他會主動降我,故而本汗尚未拿定主意,不知國師有何見教。”
趙德言哈哈一笑,說:“大汗明鑑!那羅藝本是一方諸侯,不得已而降北虎王,今番又遭其羞辱,心中定是起了反覆的念頭。大汗正可乘此良機,重創北虎軍,動搖其一統天下的根基,從而使中原戰火持續下去,如此一來,才有利於大汗的千秋霸業。”
頡利可汗也是老狐狸一頭,他話中有話的說:“國師說的在理,可突利他們說得也有些道理,放著“軟柿子”李閥不去打,反而和強大的北虎軍硬碰硬,這讓各族部落的首領們怎麼想。再者,本汗擔心搶到的戰利品還不夠族人們分的,更不要說傷亡幾何了!”
趙德言見狀,知道非得用一劑猛藥,方能讓(東)突厥各族下定決心。他說:“大汗不必過濾,臣下這裡有一封北虎王剛寫的書信,大汗一看便知。”說完,趙德言雙手把書信呈遞給了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默默的看完信,一言不發,除了趙德言外,其他眾人均不知道信上所寫內容,只能靜等頡利可汗發話。
良久,頡利可汗一聲長嘆,道:“國師的心,到底還是向著本汗的!向著(東)突厥的!”說著,他讓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