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能力變差了,在沒有慢性疾病干擾的情況下,包括神經系統、心臟、呼吸系統、排洩系統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等的生理功能,我們都可以找到固定的下降趨勢模型(見身體機能下降曲線圖)。
在原發性老化的定義裡,我們隨著年齡增加,人體細胞組織會自然衰老,一般而言,我們身體從出生後,大約在20歲時,身體細胞、組織、器官發展達到最佳的狀態,雖然20歲到35歲之間有微幅的退化,但我們並不會明顯察覺到這種細微的改變。不過,一旦跨過35歲之後,我們身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心臟的功能、肺活量、呼吸速率及腎臟的功能都會明顯地減退,尤其是人體細胞對氧氣的消耗值,也就是所謂的“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因此細胞活得愈久,則代謝的能力愈差,耗氧量則會愈加減少。所以近年來有關老年人的定義有了新的認識,也就是邁入55歲,其實已經是屬於明顯老化的階段了,因為當我們65歲時,身體的生命機能大概只剩下20歲時的50%左右了。
在西方的文明歷史中,古希臘及羅馬帝國是輝煌的一頁,有趣的是古希臘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是由長者與*院組成的。“*院”,顧名思義就是老人統治階層,因為智慧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身體的老化外的重要結晶,所以經驗的成長一般是要靠歲月的累積的。但是長壽、身體健康與身為統治階層有必然的聯絡嗎?
事實上,剛好相反。因為真正遠離疾病的長壽族,多半出現在與世隔離、無爭的山區及鄉野。最常被提及的長壽地區包括巴基斯坦高海拔山區、烏克蘭高加索山區、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地區及中國廣西的巴馬山區等,在這些地區,大多數長壽且健康的老人都有些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一生都不曾離開出生的故鄉,而且一輩子勤奮工作,生活方式單純。而且以現代文明的眼光來看,他們都是營養不足的困苦族群。放眼臺灣現在三四十歲的青年們,具備這樣的生活模式或條件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們就來看看身體老化會發出什麼訊號。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老化的生理特徵
身體生理機能的老化表現在許多方面(見老化時,身體變化的主要特徵表)。
面板老化:
首先最容易變化的地方是面板,當年華老去時,面板多半變得較乾燥,容易有瘙癢的感覺,同時皮下組織的脂肪會逐漸減少,導致面板產生皺紋。此外皮下的微血管脆弱,經常可以發現因微血管破裂所造成的黑青及淤血。
睡眠、記憶障礙:
睡眠的週期開始出現紊亂不規則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記憶及理解能力會明顯的衰退,而且情緒的控制不佳、易怒,也多半不如年輕時候開朗。
老化時,身體變化的主要特徵表
肌肉組織 肌肉實質組織減少但脂肪組織增加
腹部脂肪及腹圍 脂肪組織使腹圍增加,腰臀圍比例明顯增加
骨密度 骨質流失使骨密度迅速減少,容易造成骨折及其他相關的併發症
造血機能 易有血色素及血小板降低導致貧血
頭髮 毛囊萎縮並且逐漸稀疏
面板 乾燥易皸裂且皮下微血管容易淤血
睡眠 睡眠品質不佳且時間縮短
智力 注意力無法集中且記憶力變差
*及效能力 都明顯減退
骨質的密度迅速流失:
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疼痛,甚至造成骨折的機率大大增加。老化的過程裡,肌肉組織會減少,此時容易有無力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