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下有五千精兵強將。這些將士,都是跟隨了他多年的忠勇之士,可以說是他的生死兄弟。五千將士之中,有五百人是騎兵營的,還有三百人是興國公主府邸的衛隊。
清河縣,位於浩瀚沙漠中之中,面積大約有三萬平方公里。有三條較大的河流,其中孔雀河是最大的一條。和鸞家族所在的桃花源,也在清河縣的地界,距離清河縣城大約有五十里。
清河縣是蔓兒的封地,當初是她是主動提出,將這片廣袤的沙漠作為自己的封地的。她計劃把清河縣當成沙漠和戈壁灘的一個試點,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發展新農村。並且,以清河縣為中心,向四周成扇狀發展,逐漸的讓沙漠戈壁淡出連國人民的視線。
清河縣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種植的瓜果蔬菜,含糖量都比較的高,清脆香甜。美中不足的,就是砍伐和放牧過量,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沙漠化了。
河流的水量,也逐年減少,據說就在三十年前,這裡原本還有一個很大的湖泊和一條很大的江河,如今都被黃沙給掩埋了,無影無蹤。
清河縣的名字,是蔓兒親自取的,原本叫黃沙縣鎮。顧名思義,就是希望這片土地的河流,永遠清澈,長流不息。
蔓兒來到清河縣,下達的第一個指令,不是修建興國公主府,而是下令大量的種植可以防風固沙的沙漠植物和耐旱、耐鹼的植物。比如梭梭、胡楊、胡頹子、駱駝刺、蒺藜及豬毛菜等等。尤其是胡楊和梭梭,更是大量的種植。
梭梭是一種長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名貴中藥蓯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蓯蓉具有獨特的補腎、抗老年痴等十多中藥用功能,被譽為“沙漠人參”。胡楊耐寒、耐旱、耐鹽鹼、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也被人們譽為‘沙漠守護神’,是一種神奇的植物。
蔓兒出錢,和正出力,召集了全縣的軍民齊齊上陣,植樹造林。此時,正是陽春三月,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
清河縣一共有五個鎮子,六十個村子,八千多個老百姓,三千將士。其中,和家留守在桃源村的村民,有一千餘人。新黃連村,也在清河縣境內,有六百五十六人,是清河縣第二大的村莊。最大的村莊,自然就是桃源村了。
其餘的村子,有五個是移民村,剩下的都是“土著居民”。那些村子的規模幾乎都很小,除了三個稍微大一點的村子之外,基本上都只有五六戶到十幾戶不等,絕大部分是牧民,也有一些是獵戶。然而,村子雖小,幾十個村子的人加起來,大約有六千多人。
和正派出衙差,和鸞派出士兵,前往每一個村子張貼和下發蔓兒起草的告示。告示內容如下:各位鄉親父老,清河縣境內沙漠化嚴重,河流斷流現象也愈來愈嚴重。本公主決定帶領全縣父老鄉親和將士,植樹造林,保持水源,防風固沙。
希望各位父老鄉親能夠積極的響應號召,一起植樹造林,為改造惡劣的生存壞境,做出應有的貢獻!熱烈歡迎經驗豐富的治沙能手,來縣衙的治沙辦公室,報名參加治沙研究小組,待遇從厚!
告示一貼出,百姓們頓時都沸騰了!
治沙防沙,建設美好家*園,發家致富,是好幾輩人的夙願了!如今,興國公主如此的重視,那可真是全縣人民天大的福分啊!
一場造林運動,很快就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造林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蔓兒親自去了桃源村,成了桃源村的“駐村幹部”,和鄉親們一起戰鬥在一望無際的沙海里,還有那璀璨的綠洲上。
植樹造林工作雖然艱苦,但是卻也樂趣無窮,蔓兒過得非常踏實,也非常愉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京城卻掀起了狂風巨浪——
很抱歉,成績不理想,影響寫作的激情,一直都找不到靈感。而且,這段時間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