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場,通天回到金鰲島之後,點數一下,門人弟子僅剩兩三百,可用之人寥寥無幾,還好有無當聖母陪在身邊,不久之後又有金靈聖母返回,又想到趙公明以及還在老子那裡的三宵,總算截教還保留了一絲元氣,日後還有復興的希望,正因為如此,通天才沒有像原著中那樣找鴻均告狀,避免了三清吞下毒丸之事發生。

通天教之固然是一敗塗地,其他幾聖也好不到哪去,老子倒還罷了,元始表面獲勝,門人弟子皆得以保全,可想到俱留孫,三大士欠下的因果,日後必入西方教,苦心培養的弟子被摘子桃子,心情豈能好得了。

至於接引,準提,本來他們是最大獲益者,原本一切順利,可偏偏西方教最重要的至寶出了意外,兩人算來算去,始終算出蚊道人和失去的三品金蓮在何處,急得直上火,西方二聖也懷疑過伏羲,只是沒憑沒據,也不好找上門去,只得作罷。

封神乃鴻均所定,不會因為任何事而停下,即然萬仙陣被破,阻礙已消,姜子牙再次領軍出征,繼續征討大業。(未完待續。。)

第343章 白骨招魂幡現 黃天祥身死

萬仙陣大戰結束,眾仙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姜子牙起兵前往臨潼關,不過期間發生兩件小事,一是陸壓,在破萬仙陣時放水太嚴重,從頭到尾都在打醬油,這讓準提有些不滿,便決定讓陸輔佐姜子牙一段時間,不過陸壓也不是好指使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陸陸把自己的斬仙飛刀交給姜子牙,還特別說明此葫蘆乃是他的隨身至寶,有斬仙飛刀他在不在無甚區別,讓準提也無話可說。

另一件事卻是申公豹在萬仙陣被破後,逃竄時被捉,填了北海海眼,日日夜夜受海眼中激流仿若利刃一般沖刷肉身,皮開肉綻,可謂生不如死。

姜子不日便至臨潼關,在關外安營紮寨,臨潼關守將乃歐陽淳,聽聞姜子牙領兵到來,忙招副將卞金龍、桂天祿、公孫鐸共議拒敵之法:“今姜子牙領兵前來,非我一關能阻當週兵,如之奈何?”

眾將聞言皆不名如何回應,卞金龍道:“將軍,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明日與周兵戰上一陣,如勝,則乘勝追擊而退周兵,如不勝,堅守城關,修表書往朝歌去告急,等候援兵協守,此為上策。”

歐陽淳曰:“卞將軍之言甚有道理,便依此計行事。”

次日,姜子牙升帳傳下令去:“初次見陣,許勝不許敗,誰去往臨潼關走一遭?”

傍有黃飛虎出列,大聲道:“末將願往。”

姜子牙許之,黃飛虎領黃飛彪,黃天祥,周紀眾將,率本部人馬至關下叫戰,不多時,只見先行官卞金龍領命出關,來見黃飛虎大唿曰:“來將何名?”

黃飛虎叫道:“吾乃武成王黃飛虎是也。”

卞金龍聞言大罵道:“原來是你這反賊,黃氏一門,受盡王恩,不思報國,反助叛逆,我乃臨潼開先行官卞金龍是也,今日便將你拿下,押送朝歌讓大王發落。”

黃飛虎大怒,他現在最討厭別人提起紂王,尤其是自己才是受害者,可每次商軍將領說話時總讓自己處在不佔理的一方。黃飛虎也不再廢話,催動五彩神牛搖槍直取,卞金龍手中斧急忙迎上,牛馬相交,斧來槍往,戰了約三十回,黃飛虎瞅準機會,大吼一聲將卞金龍刺下馬來,斬了首級,掌鼓回營。

黃飛虎來見姜子牙稟報,卻不是因他斬了卞金龍而惹出大麻燈。且說報馬報入臨潼關帥府,歐陽淳大驚,忙命人緊守城關,又將卞金龍之死報與其家人。

卞金龍府中上下聞說,放聲大哭,驚動長子卞吉。卞吉問左右:“府中為何啼哭?”左右把先行陣亡事說了一遍,卞吉怒髮衝冠,遂換了披掛,來見母親胥氏說道:“母親不須啼哭,待孩兒為父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