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氣地說,盟軍在諾曼底戰役中的勝利,就等於是敲響了德國法西斯的喪鐘,歐洲戰士的結束,將指日可待。

第五章 共產國際

五月的莫斯科,春歸夏返,綠樹成蔭。

就在這個春夏交替,莫斯科空氣煦暖的時候,全世界各國**組織領導者們齊聚蘇聯、齊聚莫斯科,霍查、鐵托、胡志明、哥特瓦爾德等等,這些在戰爭時期領導各自國家**運動的活躍人物,紛紛出現在克里姆林宮。他們顯然不是來莫斯科看風景的,他們之所以來莫斯科,是為了前來參加共產國際第八次代表大會的。

就在斯大林下臺之後,一直以來定期召開的共產國際會議,因為種種原因停止了,如今,楚思南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鑑於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的發展,以及曠日持久的二戰中,各國**運動熱情的高漲,最高蘇維埃在楚思南的示意下,決定重新召集各國共運代表在莫斯科集會,以商討今後一段時間內各國共運的發展方向問題。

由於蘇聯在整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累聚起了強大的軍事勢力以及國際聲望,與此同時,再加上楚思南有意為之,因此,這一次的共產國際會議舉辦的空前盛大,前後共有超過六十五個國家的共運代表與會,堪稱是前無先例的一次盛大會議。

從五月十一日開始,直到五月二十五日,共產國際第八次代表大會,共舉行了十四天,就在這十四天的時間裡,一系列直接影響到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問題、措施,被楚思南提出來,並交由各國的代表商討研究。

在大會開幕地儀式上。楚思南首先做了關於《論國際**運動應注意的各項問題》的報告,在這份被後世國際共運普遍譽為最有遠見卓識的指導性報告中,楚思南以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當家人的身份,提出了未來國際共運中可能出現的若干問題。

按照楚思南的分析,如今國際上**運動比較盛行或者說是無產階級力量比較團結,有可能在戰後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黨執掌政權的若干個國家,大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國家大都是和蘇聯相同,他們的社會主義革命,將直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或者是半資本主義半封建地基礎上起步。這樣一來。這些國家在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就勢必會面臨三大問題。

首先。那就是由於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地過度,從封建半封建基礎上起步的革命群體中。將會存在地封建思想餘毒的問題。不要小瞧這些封建思想的餘毒,它們在某些情況下,能夠直接令一個革命的政府從內部開始腐朽並最終走向滅亡。如果革命的政府中,領導人的腦子裡具有封建思想的殘餘,那麼災難就將不可避免,打擊排斥異己,甚至對持不同政見地政敵大肆清洗。這些事情都將一一發生。因此,在楚思南看來,要想做好迎接戰後共運**的到來工作,各國革命的組織,就首先要做好內部的反封建餘毒工作。這項工作要想順利展開,無疑將會是困難重重的。但是其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楚思南在這次會議上將它作為首要地一點提出來,就是為了讓各國的代表們有一個思想準備。

其次。楚思南認為,如同清除國際共運中所存在封建思想餘毒一樣,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必須在各國地共運過程中予以排除。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左翼抵抗力量政黨,大都是打著民族主義旗號吸引國人加入戰鬥並引領整個抵抗戰爭的。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戰爭的延續以及勝利曙光的臨近,各國人民心底那股壓抑已久的民族主義熱情,開始趨向蓬勃,而不可避免得,這種蓬勃日益變得失控,民眾的那種民族主義情緒,開始變得極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民族主義變成了排外、仇視外族的代名詞。

正如列寧曾經所說過的:“無產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