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杯子好像不是我們中原的。”
馬河道:“不錯,這是西洋人的玩意。”
方劍明心頭更加起疑,他怎麼會有西洋人的玩意?就拿昨日來說,他居然一眼看出王保仔手中的火器叫做火繩槍,這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奇怪的事。
見方劍明一臉狐疑,馬河笑道:“我有一個叔叔,當年下過西洋,這兩個杯子是他送給我的。”
方劍明聽了,道了一聲“哦”,便沒有追問下去。
馬河給他倒了一杯酒,道:“喝這種酒須要這種杯子,否則味道就不對了。”
先前,方劍明只是輕輕的聞到了酒味,現在美酒就在眼前,發覺這酒竟是自己從來沒有喝過的。
“這是葡萄酒,你喝喝看。”馬河道。
方劍明拿起杯子,微微嚐了一口,只覺有點苦澀,又有點辣,過後又有些甜,最後便是香醇濃郁,令人回味無窮,心頭一喜,道:“在下還是第一次喝過這等好酒。”
馬河舉起杯子,突然顯得豪興大發,道:“方少俠,我敬你一杯。”
方劍明忙舉杯道:“不敢,不敢。”
兩人喝乾了杯中酒,馬河陡然大笑了起來,念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大笑聲中,又給自己與方劍明倒了一杯,道:“方少俠,我好久沒有這麼痛快過了,來,咱們再乾一杯。”
方劍明從他的笑聲中聽出了某些東西,見他沒有要說的意思,便沒有問,兩人喝了一杯後,方劍明便問他有關海賊與倭寇的事,在方劍明的心中,倭寇就是在沿海打家劫舍的扶桑人,對於海賊,卻不怎麼清楚。
馬河喝了些酒,話也多了,便把他所知的有關倭寇與海賊的事說了。前面說過,明朝早期的倭寇大多是扶桑人,這些人中,既有漁民、農民,也有商人、武士和浪人,或是在本國活不下去,或是在本國吃了敗仗,或是想發大財,他們就武裝起來,對明朝,高麗沿海一帶的居民燒殺搶掠,不單如此,他們還在海上劫掠海上商船,有時遇到遇到官兵,就詐稱入貢。雖然這個時候的倭寇還不至於成為明朝的嚴重禍患,卻也令人頭疼。如此一來,明王朝便把“海禁”當成了防備倭寇的一大政策,不許民間船隻下海,也就是不讓民間下海做生意,你想沿海的老百姓靠海吃海,不讓他們下海,等於是杜絕了海民的正常謀生之路。於是,有那麼一些人,不瞞朝廷的禁海令,偷偷的下海經商,用今天的話說,也可以叫做海商,明朝廷視他們“反民”,稱為海賊,或者海寇,盜寇等等。
中國海賊,由來已久,早在東晉末年,一個叫孫恩和一個叫盧循的,曾領導海上起義,旗下有近百萬的大軍,縱橫東海,南海,算是中原海賊之祖。拿元末來說,就在浙江與江蘇,有個叫做方國珍的,綽號“海精”,橫行海上,搶劫糧運,勢力極強,後來歸順了朱元璋,死後,朱元璋還為他親自設祭。朱元璋開了這麼一個先例,王保仔雖然被視為海賊,但能被朝廷招降也不是沒有道理之事。這個時期的海賊還不太怎麼勢大,到了明朝中後期,出現了幾個震驚中外的大海賊,也就是王直,徐海等人,身皆海商海賊兩職,亦商亦盜,勢力最強橫的時候,向朝廷叫板,要朝廷開放海上貿易,朝廷不許,便攻城掠池,令官兵望風披靡,可惜的是,這些人變相的成為了倭寇,最後落得被朝廷設計斬殺。到了明朝末年,更是出現了一個海上大巨頭,名叫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的父親,身皆商人,海賊,官員,旗下十萬餘眾,威震海上,朝廷不敢得罪。
這些都是題外話,為的就是說明海賊並不全是奸徒。他們有的偷運國內貨物,遠涉外海,買給其他國家,從中獲取暴利,有的在海上“黑吃黑”,甚至搶掠入貢的貨物,反正是誰的勢力大,誰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