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林不乏打打殺殺,紛爭時常有之,可哪怕是武功再高,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成武林
統一大業。如果真有那麼一關蒼話,以貧尼看來,到時怕會將那些隱居山林,不問
世事的世外高人引出,天下難安。
司馬衰宇似是成竹在胸,笑道:“若論世外高人,神尼當可算得上其中的翹
楚。這一點,家義父已經想到了,與神尼倒是英雄所見略同。實不相瞞,家義父的
一統武林大計,已經籌備了許多年,如果真要認真算起來的話,這個大計至少已經
有一百六十餘年。
驪山神尼面色一變,道:“一百六十餘年?”
司馬衰宇點點頭,面上突然變得一片肅然,緩緩地道:“據家義父說,這個宏
圖大業,早在元朝時候,已經開始佈置。其時,元人殘暴,對中原百姓實肺高壓政
策,弄得民不聊生。天下男兒雖多,可終究是一團散沙,無法形成一團。家義父的
先輩為了能夠統一武林,號令群雄,好將靴子趕出中原,為之奮鬥了許多年,結果
卻未能如願,但這個大計,一直保持下來,留待後人完成。數十年後,群雄並起
抵抗暴元,家義父的先輩自是當仁不讓,奈何當時天下人才濟濟,想要領導群雄
談何容易,最後倒讓朱元璋出頭,奪得天下,建立明朝。明朝建立後,天下雖然也
算太平,但武林紛爭,自古以來就有,太平時期,更加顯著。家義父的長輩以及家
義父,為完成先輩們的大計,為之隱忍了許多年,今時武林大勢必將趨於統一,若
不乘勢而起的話,讓奸險之輩得勢,別說武林,怕是天下,都將陷於水深火熱之
中,前朝之鑑,便是一例。
驪山神尼聽了司馬衰宇這番侃侃豪言,任她修為精深,也不禁有些孩籠然。一百
六十餘年,對於歷史長河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於人來說,已經是相當長的時間
了。姑且拋開此事的正邪不說,光憑几代人為之奮鬥這點來看,確實算得上“臥薪
嘗膽”的一種形式了。
驪山神尼合十道:“阿彌陀佛,此等雄心壯志,實非常人所能具備。”頓了一
頓,道:“只是貧尼乃方外之人,對這等事,早已沒了興趣,更不敢起殺念,襲濱
我佛。公子倘若能將本門的‘碧血金釵,賜還的話,貧尼無上感激,餘生必當每日
誦經,為公子等人祈福。
司馬衰宇聽後,笑道:“神尼的話,晚輩本該遵從,無奈這事由不得晚輩做
主。”伸手一指殿外的紅葉真人,道:“這位前輩名叫紅葉真人,神尼有什麼話
就對他說吧。
驪山神尼何等心思,聽了這話,已然明白。司馬衰宇雖然是這批人的首領,武
功也最高,但真正的“主角”還是紅葉真人。
驪山神尼朝紅葉真人望去,紅葉真人不等她開口,哈哈一笑,道:“神尼,雖
說你我都是出家之人,但我們既然學了武,如果只用來強身健體的話,又何必苦練
多年?最後還不是一樣要老死於山中?不如出山,幹出一番事業,也教後人知道我
們的名聲。
驪山神尼道:“阿彌陀佛,貧尼早已說過,對武林中事,絲毫不感興趣,真人
何必強人所難呢?”
紅葉真人笑道:“論武功,貧道自是不如神尼,所以強人所難的不是貧道,而
是貧道手中的這件東西,更是神尼的心。”將手中的東西再次舉起,面色一沉,喝
道:“驪山神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