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股委屈。如果自己萬一不慎,此時哪有命在。於是他心裡有了後怕,同時也怪和尚讓自己太冒險。他說:“你既不知道,為何讓我去呢?那兩隻牛力氣那麼大,連大人也不敢靠近,你卻為何敢讓我去冒險呢?”

和尚認真地看著吳三桂說:“因為我知道,要戰勝強大的對手的關鍵不在於本領而在於勇氣。你想想看我的話是否有道理。”

吳三桂裝著思索的樣子,之後,仍搖搖頭說:“我還是不明白!”和尚說:“不要緊,你以後會明白的!”

吳三桂走了一陣之後又突然問:“這麼說,我的考試透過了。你就要帶我去見你的師傅了?”和尚說:“是的。”吳三桂問:“你師傅在哪裡?”

和尚指著遠處的一座山說:“就在那裡。”

吳三桂看到的是一座薄霧籠罩著的山。

五、和尚的師傅不讓吳三桂行拜師之禮

原來和尚的師傅並沒有住在五佛頂,而是住在仙人臺。這兩座山峰雖然都在千山之上,但仙人臺卻比五佛頂還要高,是千山的最高峰。

和尚的師傅就在仙人臺的峰腰上搭了個簡易茅房。吳三桂隨和尚來到茅房前面時,心想,和尚的師傅怎麼會住這種房子呢?和尚在門前喊道,師傅,我已按你的要求將小孩帶來了。

那茅房便傳來一個顫顫巍巍的聲音說,那你就把他帶進來吧!那聲音聽起來是斷斷續續的,其實並非底氣不足,而是因為咳嗽的緣故。

走進茅房時,才發現這並不只是個茅房,而是一個洞穴。這茅房蓋在洞穴口,卻把洞穴掩藏在裡面了。洞穴裡有許多明亮的石鐘乳,石筍。陽光從茅房的空隙處射到石鐘乳石筍上面,經它們一反射就光芒四射了,洞穴裡因此而變得亮亮堂堂的。

吳三桂站立在和尚身邊打量著和尚的師傅。

和尚師傅盤腿坐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上,那岩石是水中的石灰質沉積而成,岩石上還有像蓮花一般的花紋,遠看就像一個蓮花座。

和尚師傅灰眉白髮,五官端正。下巴的鬍鬚已經到了胸部。也許是因為太久沒見陽光的原因,他的臉部極蒼白,就像一張打皺的紙。

和尚對吳三桂說:“現在見到師傅了,你就向他老人家行拜師之禮吧!”吳三桂便依言要跪下去。

和尚師傅略招招手,止住他說:“且慢,你先過來讓我看看再說。”

和尚便把吳三桂送到師傅面前。

師傅就著從茅房外透進的陽光仔細端詳著吳三桂。先看頭型,再看額頭、臉、眼睛、鼻子、耳朵。師傅就像在檢驗一件文物是真品還是贗品,看得非常認真,生怕漏過蛛絲馬跡。師傅始終一言不發,讓吳三桂忍受不了。他幾乎想從師傅的手掌之中脫出來,然而當他看到師傅那副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時,他又不敢了。

師傅終於看完了,手掌從吳三桂頭頂上落下來,然後長嘆一聲,便再沒言語。

和尚說:“師傅,那就讓他行禮吧!”

師傅說:“不可!看來我與他難有師徒之緣分!”

和尚便急道:“師傅這是為何?”

師傅聲色俱厲地說:“慧智,不可多言!”

到此時,吳三桂才知道與自己同餐同宿這麼長時間的和尚叫慧智。他想過後,我一定得叫他慧智過過癮,還要問他慧智這名字的來歷。吳三桂天真地看看慧智,又看看師傅。他雖然不知道他們兩人在為何事爭執,但隱隱約約可感覺到他們的爭執與自己有關。

慧智便問:“難道又要我將他帶下山麼?”

師傅說:“也不!”

慧智說:“既不讓他拜師,又不讓他下山。師傅,你真把我搞糊塗了。”

師傅又長長地嘆了口氣後說:“我豈有不想收他為徒之理!像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