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自己的意義。在經歷了去年的那場暴風雪地中地生死考驗之後,李潭已經把這條路當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李潭看來這條犧牲了數十條生命地公路的工期絕不能因為任何原因擔擱了。
“我們為什麼要不惜工本修建這條公路?是為了金錢?不!是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17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不會外人所佔,是為了讓我們不成為國家、民族以及歷史的罪人!為了讓我們將來在九泉之下能夠面對數千年來的千萬先烈,是為了讓我們的子孫提及我們的時候,他們會驕傲說:他們的父輩儘自己的全部力量保衛著這個國家和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李潭至今還記得在當結束勘測後在西北醫院裡,那個年齡和自己相仿的年青人到醫院去看望自己以及勘測隊的十幾名傷員的時候,那個叫司馬的穿著軍裝的年青人略帶著激動的話語!為了不愧對先烈,為了不愧對子孫後代,這就是李潭願意為這條公路獻出生命的原因。
“突、突、突”
在一條的數十里長的高出路面一米多的路基上幾十臺旋耕機,用旋犁將土路上的石灰和黃土混合成三合土,整個工地上到處都是單缸柴油機的嗓音,路邊穿著厚實的棉衣的工人們用抓耙從被簡單的混合的三合土中挑出石塊之類的雜物,而另一邊帶著耙犁的拖拉機則把大塊的土塊、石灰犁碎,以便壓路機把這些三合土壓實形成新的路基。
“我們地工程進度已經落後了,許隊長,告訴你的人再把進度加快點,每天的上工時間加長兩個鐘頭,絕對不能因為咱們進度拖下了公路的通車時間!”
穿著一身已經被揚起的石灰、黃土的灰塵弄成灰色的大衣的王湘生看著眼前工地,再仔細看了一下施工進度表上的各個工段的施工進步。皺著眉頭大聲地對身邊的工頭喊到,王湘生知道自己負責的這幾段路的遠比其它幾人負責的工段要困難不少,可是王湘生知道,在西北永遠只有那麼一句話,沒有困難,只有你沒有努力。
“王工,整條張庫公路133公里的工地上五十個工段上地三萬多個弟兄,就只有咱們這裡的兄弟一天上十一個鐘頭的工,若是再加兩個鐘頭,那一天可就得上十三個鐘頭的工。這麼冷的天入了夜以後,到時候只怕弟兄們扛不住啊!”
聽到王工程師話後,許良開口說到這個工段上的3000多個號弟兄都是和許良鄉里鄉親的皖北老鄉,打從三個月前從西北地訓練營裡開出來,來到這地方上了工地就沒日沒夜的幹活,為了趕進度一天都比其它工段上的人每天都多幹了兩個鐘頭。再加兩個鐘頭,許良覺得再這麼下去非得出事不可。
“許隊長,你看看關裡頭的那些礦上的人一天不都是幹個十幾個鐘頭,天冷沒問題,晚上給弟兄們加一頓飯!現在我只要進度!知道嗎?速度!我已經向指揮部要人了,你放心,很快就會有人手補上來。在沒補上來地時候,咱們三人得幹四個人的活,一臺機器得幹兩臺機器的活,才能趕上進度知道嗎?”
對於眼前地許隊長的擔心,王湘生知道不是沒有道理必竟每天干這麼重的活又幹那麼長時間。可是現在進度落後這麼多,王湘生又有什麼辦法,現在進度第一。看著眼前的那些任勞任怨的工人,王湘生知道這他們早已經到了極限,過去一個星期能休息一天,可是現在一個月只休息一天,可這也沒辦法,誰讓現在進度落後這麼多。
“1330公里的15米寬高階柏油路面公路,行車道寬度為3。8米。兩邊設定寬3。4米的路肩緊急停車道。路間設有隔離帶。雙向分離行駛。50厘米厚地三合土層,40厘米厚石粉、粉煤灰穩定碎石基層。25厘米厚瀝青碎石路面。真不弄清楚為什麼要修這麼一條高等公路在棉帳蓬搭成地指揮所裡的江華強看著公路地規模標準,很難想象為什麼要在蒙古修建這麼一條高規格的公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