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甚至有民警因此丟飯碗。”
“我們會引以為戒。”
擦拭完死者手掌表面,韓博協助餘科長刮指甲縫裡的汙垢,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刮,之前刮過的也要刮,直到把五個指頭全刮完,分成兩份才收手。
一份由余科長帶回省廳檢驗,一份留給東萍市局。
這件事很敏感,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走出解剖室,韓博特意讓餘科長在更衣室裡寫了一份勘查記錄,請市局法醫李耀新和市局刑偵支隊民警王鑫當見證人,請二人在勘查記錄上簽字。
看著他們帶著檢材鑽進商務車,消失在視線裡,李耀新和小王心情格外沉重。
科學技術如此先進,想搞清真相併難。
如果從死者手掌表面和其他幾根手指的指甲縫裡檢不出“武瘋子”的dna分型,就說明這個曾認定“武瘋子”殺人的關鍵證據很可能有人做過手腳。
要是在死者食指和無名指中的汙垢裡都檢不出“武瘋子”的dna分型,那麼,不是可能有人做過手腳,而是幾乎可以認定有民警在辦案過程中知法犯法。
李耀新不由地想,如果真有問題,做手腳的人肯定很後悔,當時案件基本“辦結”了,怎麼不趕快讓殯儀館火化屍體。
要是能及時火化,現在就死無對證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冤案就是冤案,只要真兇浮出水面,只要搞清案件真相,這件事會自然而然暴露,就算沒確鑿證據上級一樣會追究。
想到分局的同行有可能要倒黴,李耀新心裡更不是滋味兒。
因為這種事沒有技術民警尤其法醫配合是幹不成的,而技術民警根本沒必要搬石頭砸自己腳。
真要是有,肯定是上級要求的,可是出了事卻一樣要承擔責任。
“王鑫,怎麼辦?”他暗歎口氣,五味雜陳地問。
當了幾天司機,王鑫可以算東萍市局最瞭解韓博的民警,扶著車門苦澀地說:“李主任,韓處太厲害了,真要是有問題,他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那是領導的事,我是說我們。”
“回去吧,反正他們都走了。”
“沒人送?”
“出來時就說了,不許送。”
“先回去吧,回去跟領導彙報。”
……
這趟東萍之行,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車上給張副廳長和杜總隊打電話彙報,東萍市局12。28專案組在辦案過程中可能存在知法犯法行為的事讓領導們頭疼去,彙報完讓小葛先去長途汽車站,在車站與一起來的眾人道別。
“送送,又不遠,再說我們沒別的事。”
“是啊,不就兩百多公里。”
“坐大巴挺好,沒必要送,真沒必要。”韓博放下行李,嘩啦一聲拉上車門,拍拍車窗,催促小葛開車。
他決心已定,苗文韜不好強求,搖下車窗不無感慨地說:“韓處,我手機號你知道的,以後有什麼用得著我的地方儘管打電話,跟你一起辦案,痛快!”
“苗隊,有的是機會,我會給你打電話的,不光給你打,還有餘科長,費主任。”
合作得確實很愉快,韓博目送走眾人,提著行李進站買票。
直達雨山的車不多,經過雨山的過路車不少,只是正值春運返城潮,外出務工的人很多,排了近十分鐘隊,終於擠到售票視窗買到一張票。
10點20發車,只剩下兩分鐘,一個女的正在檢票口喊。
一路小跑,緊趕慢趕終於趕上了。
汽車不是火車,上車隨便坐,沒位置車主都會給個馬紮,給旅客安排一個位置,最後一排沒人坐,韓博不在乎顛不顛,擠到最裡面放好行李,靠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