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這時呂三貴卻一把拽住他,顫聲道:“貴使且慢,呂某開關,開關!”

“好!”李治亭大喜,“如此就對了,我家大帥從來就是以德服人的君子,前面那些將軍同僚哪個不是被以禮服之。。。”

“是,是,齊王殿下以德服人,呂某敬佩,敬佩。。。”

呂三貴此時已變了一個人,在那不住點頭,只是說話間那一雙眼睛卻直熘熘的盯著烏那希格格。

“長夜漫漫,將軍何不去尋個樂子?”

李治亭很識趣,呂三貴略微尷尬,卻說起開關的正事,二人商議完畢後,李治亭自是將人和東西留下回去覆命。

屋內,呂三貴已是迫不及待的上前抱住烏那希,急色道:“格格,我。。。”

“將軍動作且溫柔些,今夜我是將軍的人。”

烏那希自從被丈夫回賣官府,送來貴州後,早日伺候多人,經驗門道熟絡,知道如何應付這些臭男人。一雙手探去,卻“呀”了一聲:“將軍你?。。。”

呂三貴臉色一紅,剛才他卻是控制不住,出了一次。

“不妨,不妨,今夜包叫格格滿意。”

男人沒有說自己不行的,出了一次也得行。當下呂三貴就猴急般的抱著烏那希上了大床,一夜纏綿下來,走路都打飄。卻是不忘早早帶著親信開了關門,太平軍以禮服人,令人心悅誠服。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

“龍里丟了!怎麼會。。。”

貴州巡撫張國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一眾吳軍將領都是神色驚慌,龍里一丟,太平軍便能長趨城下,而貴陽城內能用之兵不過數千,如何守得住。

“諸位不必驚慌,前番張巡撫向家兄告急,家兄已令陝西提督王之鼎、四川巡撫高民瞻、左營將軍高啟隆等領軍來援,算日子,援軍當已入川。另外,雲南巡撫林大人也遣精兵前來支援,來犯太平軍雖號稱十萬之眾,實則不過兩三萬人,我們依貴陽堅守,又有這麼多援軍,怕他什麼?”

說話的是吳三輔,此人是吳三桂的親弟弟,現為永朝廷的錦衣衛指揮使。換言之,朱由榔和貴陽的一眾永朝官都是由他監控。不過吳三輔雖是吳三桂的嫡親弟弟,可並無多少領軍經,所以貴陽朝政吳三桂沒有交給他處置,只讓他帶兵控制帝后。但是不管怎麼說,吳三輔的身份也決定了他說的話極具份量。

“不算,貴州貧瘠,我軍籌糧尚且困難,況他太平軍!守上他一兩個月,太平軍必然自退。”

站出來附和吳三輔的是貴州總兵塔新策,其部和馬寶、李如碧、高啟隆、劉之復的兵馬合稱忠勇五營。塔新策部為忠勇五營,有健卒四千餘,也是貴陽城中除了吳三輔的“禁軍”外兵馬最多的一營。此人原先是孫可望的駕前軍將領,是最早向吳三桂投降的大西軍將。當日也是他替吳三桂穿針引線,說服馬寶、馬惟興等人來投,因此很得吳三桂信重。塔新策和吳三輔關係也是極好。不過吳三輔和塔新策所言雖提氣,也有一定道理,可現實是援軍畢竟沒趕到,而太平軍卻進展神速拿下了貴陽門戶龍里,這令得吳軍諸將很是憂慮。一時議論紛紛,卻是沒有個準見。

這時,吳三桂的從弟吳三枚對吳三輔道:“三哥,話是這麼說,可援軍畢竟沒到,太平軍卻馬上就要兵臨城下,當務之急是速作決定,是戰是守,都要拿出個方針來。最要緊的是,天子萬不能有失!為防萬一,我看你還是馬上帶天子入川去西安。”

聞言,吳三輔驚醒:“不錯,皇上得馬上走,不能留在貴陽。”

“不可!”塔新策急了:“皇上一走,這貴陽城誰還有心抵抗?”

“這。。。”

吳三輔怔在那裡,塔新策說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