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妃含怒看向內侍,內侍們叉手低頭,不敢回話。李善在風雨裡待了那麼久,身體委實受不太了。太子妃看李善臉色不好,試著碰了下李善的手,頓時大驚:「殿下您的手為什麼這麼冰涼?快傳御醫來。」
幸而李善身體一直不好,東宮時常備著藥,一陣人仰馬翻後,御醫收了手,起身對太子妃說道:「回稟太子妃,太子濕寒入體,恐怕需要靜養一段時間了。」
太子妃聽到這些話,內心長長嘆氣。又要靜養,太子剛剛才修養了一段時間,今日好不容易精神起來,轉眼淋了場雨,又病了。
太子妃不由想道,天后已經四十三歲,每日批摺子到深夜,第二天卯時又生龍活虎上朝,太子的兩個妹妹,一個盛元公主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另一個廣寧公主也跑跑跳跳,從小就沒生過病。聽說武家這一支身體都好,天后的母親楊夫人都八十多歲了,依然精神十足。武家人難得有一個優點長壽,偏偏沒傳到太子身上,太子才二十歲,身子骨已經比皇帝都不如。
李善靠在塌上,臉色蒼白,頗有些有氣無力的模樣:「我這個身體太沒用了,等明日傳到父皇耳朵裡,又要勞煩長輩們為我擔心。」
太子妃即便滿心不虞,此刻也只能好生寬慰李善:「殿下您勿要多慮,安心養著就是了。聖人和相公都是為了你好,你身體康復,他們才能寬心。」
李善悠悠嘆氣:「我這身體從小就是這樣,這些年也習慣了。只是心中愧疚難安,我身為太子,卻無能為父皇分憂,反而要勞累長輩操心我,實在枉為人子。」
涉及皇帝,太子妃不敢輕易評判,只能輕聲說著她自己也不信的安慰話。太子妃有意轉移李善注意力,說道:「前兩日盛元公主遷公主府,今日送來了禮盒。妾身正在擬回禮禮單,殿下您要看看嗎?」
李善揮手,說:「不必,這些事你來做主就可。」
李善身體不濟,連朝廷政務都處理不過來,哪有時間關心東宮內務呢。東宮內部管理及人情往來,都歸太子妃一手包辦。
太子妃應下,看神情已然習以為常。這本是一件小事,但是太子詹事聽了,頓了頓,拱手說道:「殿下,古往今來從未有公主未婚而獨闢府邸的先例,盛元公主還沒有成婚,便搬入公主府,每日外客來往不忌……恐非合禮之舉。」
李善也覺得不合禮法,一個未婚娘子自己在外面住,這叫什麼樣子?但是皇帝和天后允許了,還能怎麼辦。
太子舍人聽了,也跟著說道:「是啊,不只是公主府,聖人對盛元公主簡直有求必應。聽說今日,聖人連北衙府兵都給盛元公主了。聖人專門給盛元公主調了一千人,供盛元公主隨意差遣。女子參政本就不妥,盛元公主還染指兵權,長此以往,恐生禍患。」
開了一個頭後,東宮屬臣紛紛說起李朝歌的事。他們的不滿已經積壓了許久,只是以前礙於太子,不好直言。如今,李朝歌在民間聲望極高,大街小巷都在談論上元當日盛元公主擒馬的壯舉,甚至有戲文編出來唱。幸而李朝歌是個公主,如果她是個皇子,東宮臣子勢必要懷疑她另有所圖了。
李善今日去見了皇帝,知道禁軍的事。李朝歌接連立功,現在皇帝對李朝歌十分信任,連李善和李懷兩個皇子都遠遠不及。皇帝放心放權,一方面是李朝歌確實有能耐,另一方面,也因為李朝歌是個公主。
如果是個皇子,皇帝給兵權之前,一定要顧忌朝臣的想法。皇帝一舉一動都代表著朝廷風向,皇帝給其他人兵權,是不是代表對太子不滿?甚至,是不是想換太子?
因此,皇帝不敢大肆給李懷權力,反而放心抬舉女兒。女兒總不會對皇位產生威脅,李朝歌立下再多功勞,最後,總是要歸到兄長名下。太子體弱,在朝中多一個人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