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北山發起衝鋒。十四天內,共計發起了兵員3000以上進攻兩次,千餘兵規模攻勢七八次。
連番攻擊之下,駐守小北山的第四鎮甲旅損失慘重,清軍同樣也付出慘重代價。熬戰十四天,太平軍傷亡1400餘人,清軍方面的傷亡在4000餘人。
現在,小北山仍牢牢控制在太平軍手中,而連戰半月不得寸進的清軍則停止了攻勢,但卻沒有退兵。
。。。。。
小北山約有四十多度傾斜的山道之上,大量的木頭壘在了這條山道之上,木頭兩端皆用長釘扎入地中固定。幾門重達千斤的鐵炮正在這條山道上由人力推輓而上。每門炮前都有幾十個太平軍士兵用長繩拖拉著,炮後同樣有七八個漢子漲紅著臉吃勁的往上推。昨夜一場大雨讓道路泥濘不堪,令得山道上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濺滿了泥土。
山道的盡頭便是小北山主坡。坡南,是一座座用茅草和枝幹搭建的棚屋。前方輪換下來的太平軍將士就在這棚屋中休息,屋中沒有床,而是大通鋪。地上鋪滿厚厚的乾草和樹葉,上面再鋪墊被。幾十個疲倦至極的太平軍士兵就那麼擠在上面呼呼大睡。他們實在是太累,這會就是天塌下來恐怕都沒有人願意睜一睜眼。
空氣中散發著食物的香味,連軸轉的夥兵們正在熬製一鍋鍋食物,只為同袍們醒來後能有一口熱食吃。因為山下正往山上面運炮,上百名傷員只能在民夫的幫助下侯在坡上等待,只到炮拉上來後,他們才被抬下山送入柳州城中。每一名傷員都要兩三個民夫幫抬照顧,民夫們也是累的東倒西歪。
小北山正東坡上,卻不知何時堆起了一座座墳頭,墳頭下埋的都是戰死計程車兵。而在北坡,一門門銅鐵火炮依山而列,一顆顆實心鐵球用竹筐壘著擺在大炮兩側。環形工事下的壕溝裡,斜靠著或手持火銃、或手持長矛和大刀的太平軍將士。
炮擊、銃擊、箭射、長矛剌。。。。
小北山恍若武裝到牙齒的巨人。
安靜在一個時辰後被打破,隨著清軍營中號角聲再次響起,正抓緊時間休息的第四鎮和炮鎮將士再一次投入緊張的戰鬥之中。
清軍的這一次攻勢顯然比之前更要猛烈,號角聲中,小北山的太平軍將士便看到成千上萬的清軍從軍營中開出。
和之前幾次進攻一樣,清軍同樣驅使著抓來的漢土百姓負泥填溝。
太平軍上下不以為然,因為清軍驅百姓負泥填溝很多次了,卻每次都是失敗。但這一次,他們有些緊張,因為他們發現被趕過來的百姓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頭。
驚恐的百姓被清軍分批驅使著趕往小北山,他們有人專門挖土,有人則是專門拿著麻袋接土,土滿了之後再交給那些要衝上去填溝的人手中。
“準備開炮!”
炮兵指揮官、漢軍旗出身的牛根生放下千里鏡,搖了搖頭,他已經麻木,對於那些根本不被計算在傷亡之內的百姓,他的心只能狠,要不然,倒下的就會是他。
這年頭,人命不值錢。
最前方工事下的銃兵在軍官的命令下開始裝填藥子,檢查火繩。沒有人相信那些百姓會將溝填滿,可這次來的實在是太多,那種如潮水般湧來的百姓實在是讓心中壓力倍增,讓人頭皮發麻,讓人心驚膽戰。
“衝上去,把袋子扔進溝裡馬上撤回來,不想死的動作就得快!”
清軍的騎兵在馬上拿著馬刀驅趕著炮灰往前衝。
這一次,卻不單是百姓往前,人群中赫然夾著一隊隊的揹著弓箭、火銃的清軍。
在清軍的驅趕下,那些填土的百姓沒有任何選擇,只能哭爹喊孃的往前跑去。
百姓們鼓譟嘈雜,聲聞十里,太平軍在工事中,安靜異常,一動一靜,很是詭異。
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