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龍圖沒有絲毫的疑惑,稍一轉念便明白了淵無咎的心思。他也沒有生氣,從此也不再主動給予淵無咎什麼,甚至相見的時候連目光也不再向淵無咎投過去。面對淵無咎的改變,他始終就如一縷清風一樣。帶著一種將一切都天地人心都看得透徹無比的眼神,淡然自處,不驚不躁。直到有一天,他帶著同樣得眼神,離開了天宗!

就算是大夏龍圖離開天宗的時候。修為仍舊是比淵無咎高出一個境界,淵無咎始終都沒有能夠追上這位師兄。不久之後,他便繼承了天宗宗主之位,而聽說大夏龍圖則入了佛門。淵無咎還記得,自己聽見這個訊息之後,便搬出了歷代天宗宗主所居的九重霄第九重天太霄天,進入了溪山靈地不及天,不再理會天宗之事,也不關心天宗上下都聽從大師姐夜無痕而不認自己這個宗主,只是專心在四相境之中開始種田!

他抱定的心念是要追上大夏龍圖!在他心中。進入佛門的大夏龍圖勢必將有新的突破,自己若是再不努力,只怕將永遠沒有超越師兄的一天。面對師兄,淵無咎感覺自己好像處於現在、在今天,而大夏龍圖則是處於未來、在明天,今天過後,明天還在明天,讓他永遠也追趕不上!

直到如今,淵無咎仍舊是一副農人的打扮,甚至一身的氣韻都變得內斂樸實。毫無光彩。但他又豈是一般的農人可比?他雖是在種田不錯,但俯身之中所見的卻不是禾苗,而是在上的天時。從此之後,他的修為一路直超而進。終於到達了知天巔峰之境,只差一步,便是長生脫天境界。但是這一步之差,卻是眼前無路!

修行界所有的法訣,無論是道門十一宗的法訣還是佛門的修行,都沒有脫天境界以上的法訣。也就是說。所有的法訣指點都只是到修行人知天巔峰為止,此後要突破到達更上的脫天的境界,必須經歷化滅之劫。而脫天之後又該如何修行,並無法訣流傳。自古脫天境界的修行,從來都是突破該境界的修行自行摸索前進,必須行於無路之中,自行創造。可以說,有多少修行人脫天,就有多少條脫天境界的修行之路!

淵無咎所修乃是御天訣,分為九天境界,最後乃是太霄天境界,正是知天境界的修為,修至大成之後,若得機緣具足,便能夠迎來化滅之劫,得以突破至脫天境。而與御天訣並稱天地雙訣的御地訣也是一樣,最後一層乃是玄境地境界,也需要經歷化滅劫。

但是要迎來化滅劫卻並不是那麼水到渠成的事情,與之前的層層修行不同的是,到了知天境之後,劫數並不是隨著修為突破自然而至的,需要一種大機緣,才能迎來化滅劫。而這種大機緣的出現卻只有四個字能形容,那就是“玄而又玄”!這種機緣的出現並無一定之規,有的人一到知天大成之境就迎來了化滅劫,而有的人則窮盡一生,始終都在知天境界,儘管修為越來越深,但是卻就是無法迎來化滅劫。

淵無咎已經在知天巔峰之境停留了很長的時光,但始終沒有迎來化滅劫。在他進入知天巔峰境界之後不久,他就想明白了一個問題,當初大夏龍圖為什麼離開天宗?除了讓出天宗宗主之位的原因,那就是當時他已經有了知天境大成的修為,向上無路,留在天宗已經無法繼續突破。所以他要離開天宗去尋找迎來化滅劫,突破至脫天境的機緣!

回想當時自己的境界正是在知命境中,大夏龍圖正是比他高出一個境界。淵無咎曾經以為,這一場化滅劫也許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一個讓自己能夠追上師兄的機會,但是……

“你現在還沒入脫天境,打算什麼時候才脫天呢?淵師弟!”大夏龍圖的聲音再一次響起,率意山四周傳來一片恍然大悟的哦聲,那些修行人終於明白過來,原來大夏龍圖是在對淵無咎說話。

淵無咎聽得這一聲久違的“淵師弟”,眼神一凝,瞳孔猛地一縮。他感覺到了,他對自己的稱呼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