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每礎�

狄仁傑聽到這話,眉頭皺得越發緊了,不待他開口,坐在上皇之下的太子李賢已然冷笑道:“孤這裡有一份名冊,周郎不妨拿去與李元嘉、李貞之供狀比對,若有疏漏,只管便宜行事!”

李賢所說的名冊便是李十六當日投誠時所書,如今正好用來印證李元嘉與李貞的供詞。

據狄仁傑與周興所得的供詞所言,這次參與叛逆的宗室諸王除了韓王李元嘉父子和越王李貞父子外,竟還包括太宗之弟魯王李靈夔父子,太宗之妹常樂公主夫妻等平素看起來十分安分的宗親。除了高祖、太宗的血脈之外,還有大量的李氏旁支也赫然在列,若是一一治罪,李氏子弟幾近滅族。

吳詡看完這份名單之後,就是一臉的慘不忍睹。

就算討厭李氏宗親那些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可惡嘴臉,她也還沒到要滅人一族的地步,況且這次事件怎麼說也是李元嘉這個罪魁禍首的錯,若真的要搞連坐,她跟李小九也跑不脫吧?

“連坐之事還當慎重……”吳詡看了李治一眼,後者此時神色嚴肅,頗有王八之氣地睨視著座下群臣,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些什麼。

吳詡徵詢地看向狄仁傑。

“狄卿,按律當如何判決?”

張文瓘等人一直緘默不語,吳詡也只好詢問對案情最為清楚的主審官了。

狄仁傑見問,忙避席奏道:“謀逆大罪,不赦之首,依律當處以極刑,株連九族,只是……”尼瑪!李元嘉和李貞等人都是上皇的嫡親叔伯兄弟啊,血緣也太近了,這要怎麼判?!

這也是今天政事堂會議的主題之一:到底應該怎麼處置首逆呢?

株連九族?

那豈不是連上皇一家子也要被連坐麼?

若是不嚴懲,那又該如何以儆效尤呢?

縱然律法精通如狄仁傑者也只能硬著頭皮道:“李元嘉、李貞者,高祖、太宗之血脈,李唐宗室至長者,當由上皇處置方為妥當,微臣不敢妄言。”

得!連狄仁傑都跪了,估計問政事堂的其他相公也是相同的結果……

吳詡暗暗一嘆,回頭看向李小九,道:“九郎,依你之見,當如何處置?”

眾臣聽到她這話,都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作洗耳恭聽狀。

李治見問,只是微微一勾唇角,面上露出一抹極為和煦的笑容來,只是他接下來說說的話可與他的表情全不相符。

“李元嘉、李貞之流,目無法紀,悖逆不道,雖已身死,罪不容贖……二人為首惡,著梟首棄市……”

“李衝業已伏誅,著博州刺史懸屍示眾……”

“至於其他人麼……”

說到這裡,李小九陛下略微一頓,似乎實在斟酌著什麼。

除了李元嘉和李貞這領頭的二人,宗室之中有點分量的王公基本上都被牽連進了這場叛亂。

如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這兩位高祖之子,以及小一輩的如李元嘉的兒子黃國公李譔、李元軌的兒子江都王李緒、李靈夔的兒子范陽王李藹、虢王李鳳的兒子東莞郡公李融等人都赫然在列,幾乎把李唐宗室的高階宗親給一網打盡了!

便是當時拒絕響應李貞反武的紀王李慎,也不見得有多清白!

根據李十六的資料表示,李慎當時是覺得反武的時機並不成熟,所以才拒絕參與李貞的行動的,可見其也並非真心臣服!

可即便如此,李小九陛下也不能真把這些王公都給賜死了,畢竟如今的聖人姓‘武’,即使下旨的人是李小九陛下,可朝野上下的人卻只會認為這是武皇陛下在剷除異己呢。

吳詡不願擔這個惡名,也擔不起這個惡名!

當年‘高陽公主謀逆’一案死傷無數,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