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重要的是,在藩王手底下的那些大小將官們心裡也清楚,朝廷遠在天邊,可謂是鞭長莫及,自己還好糊弄,可是藩王就在眼前,他們可以說是在藩王的眼皮子底下討生活,因此不敢隨便糊弄藩王,所以,在朝廷態度曖昧,事件模稜兩可的時候,大多數是從了藩王。

反正朱元璋的詔書裡動不動就讓他們聽王節制,他們按照詔書的要求,聽這些個王爺的,是最保險的辦法,絕對不會出錯。

這也就造成了,那些在外地的藩王可以有形無形地對當地的軍隊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其實也是朱元璋想要的結果,他就是想將國家的資源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給皇帝,一部分給藩王,以防止朝中出現司馬懿、楊堅這樣的人物。

一旦朝中出現了奸臣想要篡權,藩王可以利用他們對軍隊的影響力起兵靖難,不至於任人宰割,那些個奸臣們看到這一點,大多也會收斂一番。

朱棣就是很好的利用了朝廷的政策的藩王之一,他利用自己和蒙古人交戰的機會,殺伐果斷,把那些心念朝廷,不怎麼服從他的將領一個個收拾了一遍,最後將他的藩國裡的將領們一個個捋的服服帖帖的,再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從而將這近二十萬的大軍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不愧是一個梟雄的本色。

朱棣的勢力很大,可以說是已經尾大不掉,因此他不像其他的藩王那樣畏首畏尾,一見到朝廷的詔書就不敢來了,而是直接帶著數萬兵馬前來奔喪。

他心裡對朱允是很不服氣的,他認為他的哥哥們都死了,他又很能打,朱元璋就應該把皇位傳給他,但是朱元璋根本就沒有理會他內心的訴求,而是痛痛快快地將儲君之位交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這讓他鬱悶了很長時間。

他帶著兵馬來奔喪到底想幹什麼?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直接造反的可能性不大,畢竟這實在是太招搖了,他大概是想弄清楚朱元璋臨死前的兩項軍事部署。

根據《明實錄》記載,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臨死之前,一連發了三道詔書,第一道是個遼王朱植的,老朱讓他這個一直表現的還不錯的第十五子主持遼東的防務。第二道是給武定侯郭英的,讓他率領大軍做朱植的副手。第三道是給都督楊文的,讓他統帥北平的兵馬做朱棣的副手。兩相制約。

從這三道詔書裡,朱棣明顯的嗅出了制衡的味道,自從秦王朱死後,在北方能一直和朱棣較勁並且一直在較著勁的是晉王朱,這個第三子和第四子都是很能打的人,並且是誰也不服誰。

朱元璋都給了他們很大的權力,讓他們從中明爭暗鬥,自己在居中制衡,十分地舒服,可是令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也先他一步而去了。這一下子,本分兩雄並立的局面,一下子變成了燕王一家獨大,這讓一向小心謹慎的朱元璋感覺到了一絲絲不安。

他迫切的想找一個人來制衡朱棣,找來找去就找到了十五字遼王朱植,因為秦王、晉王的兒子都還太小了,太嫩了,又是朱棣的侄子,根本玩不過朱棣。而朱植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在北方乾的也很不錯,所以朱元璋就開始扶植他的勢力,好讓他來制衡燕王。

朱棣明顯感覺到了這一點,這次帶人進京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到孝陵哭一番,好向天下人顯示一下自己的孝順;第二個就是摸摸朝廷的底,進一步打探朱元璋臨死之前都做了什麼安排,到底有沒有針對自己。

然而,就在他帶著手下催馬疾馳,快到江邊的時候,一名小校打馬迎面趕來。

這麼小校是他率先派去的斥候,朱棣見他回來後,立即停住了戰馬,一臉焦急地問道:“前面的情況怎麼樣?”

那名小校騎在馬上行了一個軍禮,一臉沉重地說道:“啟稟殿下,情況不太好。江邊駐滿了大軍,渡口也被封死了。守將說先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