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的事務,跟著一起飛到了中國。

史密斯先生對於表弟在中國的學習很關心,工作之餘經常會翻看一下表弟的功課。讓他最感興趣的,是中文課的“情書”作業。都說中國人是很保守的,居然還有這種作業,難道,是為了方便留學生追中國女孩嗎?

後來瞭解到“情書”作業產生的最初原因之後,不僅失笑。沒想到,這位中文老師這麼有趣,這種回覆情書的主意也能想出來。於是,對這位中文老師的興趣又增加了不少,便也寫了封情書借表弟的名義交了上去。

收到批覆後,史密斯先生不禁失笑,這位老師不單單將情書中的錯字和語法錯誤進行了批示,還將裡面某此誇張的詠歎句進行了修改。使情書看起來雖然不再那麼華麗,卻充滿了情感。

看來中國的老師也沒那麼古板嘛,於是興趣盎然的史密斯先生將表弟的情書作業全部包了下來,很有興致的開始他的“功課”。雖然威廉同學不是很情願,但在金錢(收到一輛最新款的跑車)的誘惑下,也沒再反對,反正他現在寫情書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收到情書的中國女同學已經願意和自己交往了。

-----------------情書是好物--------------------

餘曉菲照例將收到的情書當做作業批改,有些納悶的看著手中剛剛拿起的一封情書。這封情書是一名叫威廉的學生寫的,對於這位學生她還是吸印像的,是一位開朗的美國大男孩,笑起來臉上有兩個可愛的小酒窩,就像一隻憨態可愛的小熊。

之前威廉也寫過情書,內容是熱情洋溢,充滿的活力,當然,錯字也是層出不窮。

可是現在拿在手中的這封情書,雖然也是熱情洋溢,卻運用了很多華麗的修飾詞,語法詞彙也用的比較到位。感覺上並不像威廉寫的,難道是找了槍手?可是這個並不是自己佈置的作業,應該沒這個必要吧?不過,如果是威廉自己寫的,這進步也太快了,風格也不太像啊?

算了,也沒什麼好想的。

將手中的情書放下,深思片刻,標了幾處錯誤,稍做修改,便放到了一邊。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餘曉菲和史密斯先生便開始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開始“情書”交流。

經過一年的“情書”交流,史密斯先生對於這位中文老師的興趣是越來越大,漸漸的不滿足於文字間的交往(餘曉菲:什麼交往?我只是在批作業),很想見一面。

正好威廉說起要開“家長會”,史密斯先生摸摸下巴,自己是威廉的表哥,也算家長不是嗎?!

家長會這天,史密斯先生換上了一套精美的西服,開車來到孔子學院。當看到站在最前方的餘曉菲時,輕輕的笑了一聲:原來是她。

史密斯先生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餘曉菲,之前我們說過他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經常去唐街,尤其是在中國節慶的時候。

第一次見到餘曉菲是在一家手工店,當時史密斯先生聽說這家手工讓店進了一批中國繡品,非常精美,於是想來挑選幾件當做禮物送給家人。

那時餘曉菲剛到美國不久,稚嫩的面容讓她顯得比實年齡要小很多。所以,史密斯先生對她的第一印像是:一個可愛的中國小女孩。當得知這些繡品是這位中國小女孩做的時候,很吃驚。不過也中是想這個小女孩手工不錯,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不過當他看到店中的雙面繡時,驚歎不已。之前去中國時曾經有一位朋友送過他一幅山水繡,據說是名家的作品。那位朋友在向自己介紹過中國刺繡時曾提到過“雙面繡”,那可是刺繡中的絕技,沒想到自己還能在美國看到,而且是出自一箇中國小女孩之手。

第二次見面,是在蘇夫人的旗袍店。史密斯先生的母親很喜歡中式旗袍,經常來蘇夫人的旗袍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