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出這麼大動靜,韃子那邊肯定會有所反應,就算是想瞞也瞞不住……”
“阿齊格的3,000騎兵一直駐紮在鹿島北面的五重河口大營防備我們,駐紮九連城的2,000韃子兵和5,000投降漢軍也不是吃素的,咱們先把聲勢造出來再說!”
“哈哈,說不定很快就會看到韃子各部做出的反應,到時候咱們再對作戰計劃作出區域性修改也不遲。”
*************
ps:謝謝山青盈大大的打賞!(未完待續。)
第四三五章 開戰在即
聽了吳季誠的話,朱道臨想了想又問道:“朝鮮那邊近來有何反應?”
負責與朝鮮官方聯絡的張義軫連忙回答:“自將軍離開之後,朝鮮平安道水師將領和鐵山郡新任郡守來過兩趟,都是禮節性拜訪,擔心我們把毛將軍當年佔據的鐵山城、義州城和沿海兩郡七縣的土地收回來。”
“屬下也去拜訪過兩次,一次是為了四海商行和四海銀行的生意,一次是把將軍贈送給朝鮮國君的200支燧發槍送過去,沒過幾天朝鮮兩個郡守和五名水陸將領就送來500匹戰馬和500只羊作為回禮。”
“騎兵營挑選出300匹好馬自用,其餘的透過四海商行的船隊,送去青島,給新兵訓練用了。”
沒等朱道臨有所表示,李玉鳴就不甘地說道:“其實我們哪怕不把鐵山城和義州城收回來,也應該把毛將軍當初開墾的十幾萬畝田地收回來。”
“自從毛將軍被袁崇煥這孫子矯旨砍頭之後,膽小如鼠左右搖擺的朝鮮人就趁機霸佔了這十幾萬畝田地,弄到現在我們不但要花錢向他們買糧食,種田的遼東民眾也成了朝鮮人的佃戶,很不公平,小弟實在忍不下這口氣。”
吳季誠、張義軫和郭中駿等人都沒說話,他們和李玉鳴一樣對此很不滿意,軍中弟兄特別是投誠的原東江軍弟兄更不滿意,雖然都知道朱道臨不提此事是為了顧全大局,維護與朝鮮王國之間的關係,但這口氣一直壓在全軍官兵心裡。
“說完了沒有?你們幾個估計也是這麼想的吧?”
朱道臨看到沒人回答,搖搖頭解釋道:“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和佔據遼東的韃子軍隊打過仗,倒是朝鮮上下早已被韃子軍隊打怕了。如今的朝鮮王庭近半文武大臣因為懼怕而傾向遼東韃子,能和我們保持現在的良好關係已經不錯了。”
“我們不能因為十幾萬畝田地而把朝鮮推向遼東的滿清韃子,至少在我們取得勝利之前不能這麼做!”
“只有出兵遼東好好打一仗,狠狠收拾滿清韃子,才能讓心裡傾向大明的朝鮮國君和文武大臣重新樹立信心,才能重振我大明軍隊的威嚴。”
“只要把滿清韃子打疼打怕。徹底堵在鴨綠江西岸過不來,原來失去的一切不用我們去搶就會重新獲得。”
“要是不信你們可以和我打個賭,只要這回我們砍下千把個滿清韃子的腦袋,把滿清韃子堵在鴨綠江西面,朝鮮上下馬上就會哭著喊著求我們收下土地和糧食。”
吳季誠和張義軫很快露出會心的笑容。
郭中駿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怪不得將軍這回大張旗鼓,出發那天還要來一場誓師,原來同樣也是逼迫朝鮮作出反應啊!”
朱道臨哈哈一笑:“沒錯,國君李倧派遣的特使如今還在北京城上串下跳,既想維持與我大明的友好關係。又不願支援我軍與滿清作戰,所以我藉此機會逼迫朝鮮****和文武大臣作出反應。”
“這回哪怕不能讓他們公開支援我們,也要讓他們感到驚慌失措,讓那些心向滿清韃子的文武大臣跳出來,如果能讓朝鮮各派加劇矛盾造成分裂,對我們更有好處。”
“只要我們打敗滿清韃子,獲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