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000斤。一半作地租,剩下2000斤,還不夠一家五口地平均口糧(一人486斤,五人2430斤那就只有侵奪必要勞動,降低生活水平,承牛馬之承,食犬彘之食,長期掙扎在飢餓與死亡線上了。
事實上,我們對屯田地百姓的剝奪。也是很高的,我們徵收近一半的稅賦,除了他們的口食,幾乎剩不下什麼東西。不過由於種子、工具、耕牛等各種生產和生活物資,都由政府撥給,他們的生活還算有著落。起碼比原來的流民生活不知強了多少倍。而且幾年之後,這些土地歸他們個人所有,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希望。
屯田,是季漢初創時期。百姓和政府對自己進行地殘酷壓榨。雖然辛苦,但因為有希望,所以沒有一人不努力,沒有一人不拼搏,沒有一人有什麼怨恨之意。
畢竟。大家都能活下去。畢竟,大家都有了未來。
六月。除了曹魏死了曹彰和賈詡之外,最讓世人銘記的便是那場大雨。
這場雨,連著下了七天七夜,水平堤岸,處處告急。
長安城北的渭河堤上,陰風怒號,雨箭如蝗,一向平靜的渭河如同一匹脫韁地野馬,自西向東奔來,一派義無反顧的決絕勢頭,挾著寒風,吐著白沫,沖刷著堤岸,發出隆隆的巨響。河中心地帶,水位已高過了河堤,在大堤之外,便可看到滔天的白浪。
我下旨令太守以下官員全部上堤,各處軍隊緊急動員,嚴防死守,保證大堤安全,保證長安城安全,保證屯田區安全。孔明一連幾天親自在渭河的堤防上坐鎮,鼓勵軍民奮戰,終於暈倒。我在大堤上聽說,下死命令送他回府。然後去探望他。他已醒來,望著窗外的層層疊疊地雨簾,卻微微嘆息道:“這是場好雨,可是卻用不上。”我問他為什麼說是好雨。他說都是因為關中諸渠年久失修而失去功能,不然的話,不然的話,這場大雨對我們只能帶來好處,不會帶來這麼大的危險。
我讓他好好休息,自己回到大堤之上去。在西城門,我看到關鳳和許靈兒跑過去,滿身的泥水,著不出本來面目。
“你們兩個,到哪裡去了?”我駐馬喝問道。
“我們軍校生都上了大堤。我們也一樣。”
“胡鬧。”我呵斥她們,“你們不是小孩子了!大堤上的危險你們不是不知道吧!都給我回府去,你們是女孩子,知道不!”
關鳳不滿道:“鬥哥哥,你總是看不起我!”
靈兒卻向我施了一禮:“陛下,我是一名軍校生,是軍人,我的職責在大堤上,與男女無關。”說完話,昂然拉著關鳳離去。
望著她們的背影,我叫道:“李暠,你帶幾個人去保護她們。”
我帶著黑塞和李麓幾個上堤,沒有鑾駕,在泥濘的路上艱難行進,不時有侍衛摔倒在地上,李晟扶著我,走地一步一滑。大堤上一個簡陋的小木棚子就是指揮所,三叔和幾個高階軍官在裡面商議部署著什麼,他的頭髮已經花白,原來偉岸的身軀也顯得有些有些駝了,但還是那樣的威猛,回頭看到我,叫道:“陛下,你怎麼又來了!這裡有三叔在,你還不放心麼?”
我點頭笑道:“放心,自然是放心地。三叔也要注意身體,你畢竟上了年紀,堤上冷,多喝薑湯,少喝酒。”
正道著,突然間前面邦子聲疾響,有人大叫道:“決口了!”
第二十二章 濁浪滔天
這口子開在指揮所附近,簡直是在打三叔的耳光。三叔一下子變了臉色。一個士兵跑進來:“將軍,趙大人說指揮所危險,讓您轉移到安全地帶。”
三叔怒不可遏,一把將那士兵提了起來,對著鼻子道:“告訴趙累。我不動地方,他要堵不住口子,就把他自己填到裡頭去!”
我想上前,李晟連忙拉住,道:“陛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