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收拾敢對美國動手的小日本,然後在去和德國爭霸世界。

這一策略的改變,對歷史的影響之大,大到無法想象,德國為此獲得兩年多的寶貴時間,這為德國的全面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且說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他在收到德國發來的解除盟約文字之後,東條英機對此戳之以鼻。

因為德國與日本相距萬里,德國解除與日本的盟約,在東條英機看來,真的無關痛癢,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東條英機現在的主要心思完全集中在制定南下作戰計劃上,德國與日本解除盟約這樣的小事,根本就入了東條英機的法眼。

……

4月21日,南方集團軍群的北段四十多萬德軍,和三十多萬軸心**隊,完全消滅了所包圍的蘇軍部隊,《巴巴羅薩計劃》的第一階段戰略如期達成。

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北段軍隊在稍作休整之後,就對著蘇聯的縱深城市沃羅格碾壓而去,而他們身後的幾十萬軸心軍隊就分別撲向一些地方小城。

在德軍徹底佔領蘇聯的地方之後,蘇聯事務局就會立即下派一大批工作隊,推行隆美爾的一系列民族政策,比如分田分地,恢復經濟,恢復工農業生產等。

不用擔心隆美爾的政策被軸心其他軍隊阻礙,這些軸心聯軍裡面都有德軍的憲兵呢,再說這些軸心聯軍只負責打仗,政務工作全部是德軍從德國後方抽調來的一些工作人員,這些政務工作人員經驗豐富,不會出什麼大的紕漏。

沃羅格距離基希納烏大約三百多公里,古德里安打算用五天的時間趕到那裡,對於攻佔沃羅格這樣的小城,古德里安還是非常自信的,自己手上好歹也有四十多萬德軍。

至於南方集團軍群的南段德軍,人數稍微多點,他們的任務就是攻佔敖德薩,這個城市人口就110萬,市區面積四十多平方公里,也不知道這裡的蘇軍防守力量怎麼樣?

敖德薩可是蘇聯的黑海艦隊駐地,防守兵力不可能太少,黑海艦隊保護著蘇聯百分之五十的對外貿易。

如此重要的堅城,古德里安把北段的指揮交給副總司令,他又跑到南段去指揮南段的德軍攻擊敖德薩了。

古德里安指揮著南方集團軍群南段的五十多萬德軍,用一天的時間突破蘇軍的三道防線,並且包圍了敖德薩。

德軍前期的空襲,讓蘇聯的黑海艦隊受到了重創,殘餘軍艦被迫撤離黑海艦隊基地,敖德薩這下是徹底被合圍了,就連最後從海路撤退的希望也斷絕了。

就算黑海艦隊沒有撤退,斯大林也不可能讓這些的蘇軍撤退的,他們必須堅持下來,儘可能地拖住德國德軍前進的腳步。

……

此時在敖德薩防守的蘇軍是烏克蘭方面軍第12集團軍,第12集團軍轄3個步兵師,騎兵第4、5軍,坦克第25軍和2個坦克旅,實際上是方面軍的快速叢集。

蘇軍敖德薩守軍共12萬人,在加上臨時組建的民兵部隊,人數到達了二十萬人,這讓蘇軍有了和德國黨衛軍叫板的能力,此時古德里安手中已經有了一些關於敖德薩的一些資料。

敖德薩的蘇軍是烏克蘭方面的總指揮部,方面軍的總指揮是鐵木辛哥元帥,編有第5、6、12集團軍,其中也括航空兵兵團和部隊。

其中第五和第六集團軍分散地佈置到德蘇邊境的三道上,結果就不用說了,一天時間就煙消雲散了,本來這個烏克蘭方面軍的12集團軍是鐵木辛哥用來做預備支援部隊的,那裡有危險就去那裡支援,從烏克蘭方面軍第12集團軍的組成就可以看出,不是騎兵就坦克,就三個步兵師,其他的全是機動兵力。

鐵木辛哥也想去支援自己的各條戰線,但是一看德國幾十萬的裝甲部隊對著自己碾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