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出磺坑油田很有些歷史,1861年亞洲第一口油井就在出磺坑成功鑽出原油。後來滿清政府和日本殖民時期相繼在這裡鑽探,出磺坑油田在1927年原油產量達22;830立方米,創下原油最高年產量記錄,之後油田趨於枯竭,產量逐漸減少。

出磺坑的優點是產油層位多、產層淺(從300~3560米有多個產油氣層位),缺點是距離港口遠——從現代地圖上看,公路里程都超過40公里。對於我們鑽井及油氣開採裝置進入現場,投產後原油的運出有很大影響。前期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道路建設,不符合我們現在的速度要求。

另一個目標鐵是砧山油田。鐵砧山位於苗栗苑裡鎮,探明儲量原油128萬噸、天然氣120億立方米。在1970年,臺灣陸區探明儲量為原油256萬噸、天然氣280億立方米,其中鐵砧山油田儲量佔了近一半。

和出磺坑相比,鐵砧山油田儲量大、產量高,雖然產層有一部分在淺海,但產量也大大也超過出磺坑。缺點是鐵砧山油氣層位大致在2;600…2;900米,開採難度和成本更高。當然,這個開採難度只是相對於出磺坑,不到3000米的深度,對我們的技術和計劃準備採用的7000米鑽機裝備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尤仁義一口氣說了好多,他停下來抓著杯子,連喝了兩口水。

林有德便插了進來,“苑裡鎮就在海邊,地勢平緩,雖然溪流多,但道路建設也比在山林裡開路來得快,更重要的是產量會比出磺坑高,所以工委同意尤仁義的意見,推薦開發鐵砧山油氣田。”

白寶湘笑著說:“根據規劃,如果我們年底進軍臺灣基隆、臺北,到明年六月底,全面控制苗栗,應該不是問題。”

尤仁義接著說道:“由於石油行業的特殊性,所以石油組招募人員的方式是以關係網為主。到現在,一共招募到鑽井方面的人員35人,包含了技術員、泥漿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機械工程師、司鑽、副司鑽、井架工、內鉗工、外鉗工、場地工、泥漿工、機房司機長、機房司機等等多個工種,從事本崗位工作最短的也有5年。目前他們正集中在一起收集整理資料和磨合,等待d日的到來。也就是說,這組人馬只要裝置進場,就可以立即開鑽。

至於產能,根據臺灣組提供的資料。我們選擇了10口產量高,位置集中的井作為一期工程。這10口井都超過了3000米井深的工業油流標準,每天應該能達到50…100噸,保守估計年產量20000噸不是問題。如果產量下降,我們會繼續打井補充。等局面完全控制住了,把去出磺坑的道路修通,在那邊至少可以增加30噸/天的產量。十年之內,原油產量保持在30000噸/年,這絕沒壓力。

油氣田建設方面有防腐、管道工程等4人。焊工暫時招募了一個高階工,我的想法是,除了第一期工程,未來很長時間由於管材的原因,不會有油氣管道焊接的工程。這焊工先放到船廠,等一期工程上馬,再由工委統一排程使用焊工。

油氣集輸除了我老婆,另外還招募了9人,其中從事採油的4人,採氣的5人。”

白寶湘給錢水廷介紹,“他老婆叫唐玉,從事天然氣集輸工作,學的石油工程。”

尤仁義說:“如果明年七月份,我們開始開採鐵砧山油田,同時在苗栗建設石化基地。年底,我們就會有自己的石油產品。”

聽了尤仁義的一番長篇大論,白寶湘和錢水廷微微頷首,相互看了看。

錢水廷轉頭問林有德,“石油煉化你們準備怎麼解決?”

“石化方面暫時還沒招募到專家。”林有德搖搖頭,“脫硫廠和化工廠的人手正在招募中,目前脫硫廠已經有7人,化工廠12人,不過招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