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出來,趙興志在天下。當然了,如果押寶押對了,那就是一份天大的功業。
第二條道路,投靠朝廷。這條道路也算中規中矩,但卻有著諸多的限制與困難。朝廷用人選人,如今儘管有劉備主持大局,但還是會受到世家集團、外戚集團、武人集團的影響,並非是人才就能得到提拔重用。而且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相互算計實在是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個家破人亡的悽慘結局。如果諸葛有幸被劉備慧眼相中,今後肯定也是會大有作為,一切就要看機緣了。
第三條道路,投靠其他州郡勢力。這條道路十分考量擇主之人的眼光。如今天下十三州,每州都有一兩個勢力存在,其中不乏見識卓越之輩,比如曹操、孫堅、司馬防、袁紹等人;亦有庸庸碌碌之輩,比如劉岱、孔融、陶謙、劉表;還有目光短淺之輩,比如劉焉、袁術、公孫瓚、公孫康。不論投靠其中的哪一個主子,結果到最後還是稱王稱霸,或者只求自保,甚至到最後被人消滅。
孔明如果投靠曹操、孫堅等人,會因為資歷淺、去的晚而受到排擠,不一定得到重用;孔明如果投靠孔融、陶謙等人,早晚淪落到被人吞併的下場;孔明如果投靠劉焉、袁術等人,這樣的主子壓根就不會容得下能力太過卓越的下屬,去了更憋屈。
第四條道路,誰都不投靠,姑且等著。這麼做的好處和壞處都是顯而易見的:誰都不靠自然將風險降到了最低,可也錯過了許多可以展示才華的重要機會。等到天下形勢明朗之後,再去找人抱大腿,自然沒有亂世之中表忠心讓主子覺得受用。
已經將各中利弊看得清楚明白地諸葛孔明,最終決定先四處走走看看,進行一次深入充分地“社會調研”,透過比較分析,最終決定自己的出路。
第131卷 第1048節:曹孟德憂心忡忡 (13)
在涉及到人生道路的選擇方面,諸葛亮給大家做了很好的表率。不盲從、不著急,貨比三家、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第四一九章劉景升不急封王
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是故得名。
劉表為荊州刺史,將州治所從漢壽遷至襄陽,使襄陽城的地位從縣級治所一躍升為京城洛陽之下的一州首府,統轄南陽、江夏、南郡、長沙、武陵、零陵桂陽七郡之地,成為大漢正南方的一座雄城,也是荊楚之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襄陽城北、東、南由滔滔不絕的漢水環繞,西邊有鳳凰山諸峰,據山臨水,蔚為壯觀,城下環以寬深的護城河,整個城市佈局嚴謹,形勢險要,可以媲美趙興傾力打造的臥虎城。
去年冬天那場聲勢浩大的討趙軍事行動,劉表迫於朝廷壓力,派出了兩萬荊楚士卒,由麾下大將李嚴統領,一路北上,跋山涉水,可謂是辛苦萬分。令劉表感到慶幸的是,十三路討趙聯軍,就他和劉焉的部隊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去時多少人,回來還是多少人,不僅儲存了實力,而且堵住了朝中各路勢力的眾口。
劉表是正宗的皇親,屬於漢家皇室一族。年輕時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參加過太學生運動,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被時人稱為“八及。黨禁解除後劉表受大將軍何進推薦,接任被黃巾軍殺害的荊州刺史王睿,後又被朝廷任命為荊州牧,鎮南將軍、成武侯,假節。
劉表此人有些疑心病重,為人不喜高調張揚,靈帝去世之後,他讓長子劉琦代替自己前往長安弔喪,就是怕被人控制。等到盧植要求各州出兵合圍幷州時,又哭窮喊弱,只肯出動兩萬老弱之兵,而將手下精銳盡皆藏於江陵與長沙一帶。
世人只道劉表是個學士,為人謙和儒雅、姿貌溫偉,不過是虛有其表。實際上,這種評價是不公平的,劉表其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實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