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亂起之後,再做相應的調整和部署。
如此看來,劉表手下也是有能人啊。這些措施和方略,每一條都很關鍵重要,而且把準了時局脈搏,絲毫不比曹操、袁紹等勢力做出的分析判斷低下,真可謂安身保命的良策。
不急於封王的劉表,安坐襄陽城中,天天和名士們高談闊論,讓人繼續誤解他不過是個徒有虛表的人……
第四二零章龐統江東見陸績
就在劉表與荊楚一地的社會名流們坐而論道,唾沫橫飛的時候,自然不會在乎一位本地小夥子,正乘坐渡船順流而下,準備投靠江東的孫堅。
這位小夥子名叫龐統,字士元,是地道的襄陽人。
龐統年輕時,為人樸鈍,無人賞識。加之他的容貌普通,麵皮微黑,與一表人才的劉表相比較,那簡直就是土雞跟鳳凰相比較,所以不被荊楚當地的社會名流們所賞識和推薦,也就在情理之中。
只有龐統的叔父龐德公十分看重他,認為他是個不同尋常的人。龐統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毫不在意世人的評價與看法,與諸葛亮、崔州平、孟公威、石韜等人求學於潁川名士司馬徽座下,經常還與黃承彥、龐德公等人進行辯論。
透過觀察和考校,司馬徽對於龐統也十分欣賞,稱他是南陽一帶首屈一指的人才,並將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稱兩人一為“臥龍”、一為“鳳雛”。“鳳雛”的意思,就是鳳的雛鳥,也就是小鳳凰,寓意假以時日,龐統一定會高翔九天,清鳴雲中。
諸葛亮前段時日離開南陽之後,大孔明三歲的龐統也開始謀劃自己的人生道路。
龐統心裡很清楚,什麼“臥龍”、“鳳雛”的雅號都是浮雲,如果不能選擇一個好主子投靠,不能再仕途上大展身手,就算自己有通天徹地的本事,最終也只會黃土一堆埋進墳墓。
對於劉表此人,年輕氣盛的諸葛亮和龐統都不怎麼看好,總覺得此人有些虛裡冒套,誇誇其談。他們更欣賞像趙興、曹操、孫堅這種文武兼備,銳氣蓬勃的主公。
實際上,這也是所有年輕人愛犯的毛病。不喜歡聽上了年紀的人擺老資格、羅裡吧嗦、動不動一副語重心長的口氣訓誡自己……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劉表也是個喜歡看長相選人才的主,歪瓜裂棗在他帳下是沒有出路的。
第131卷 第1051節:曹孟德憂心忡忡 (16)
那麼,龐統為何不選擇與孔明一起北遊,貨比三家之後再做抉擇呢?因為古人的鄉土觀念很重,“故土難離”。與諸葛亮這位外來戶不同,龐統作為土生土長的襄陽人,不願意大老遠跑到北面去出仕為官,而江東孫堅距離襄陽並不遙遠,氣候相似,加之孫堅此人頗有霸王之風,也算是個好靠山,所以龐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沿江而下,前往吳州求見於孫堅。
一路順風順水,不幾日龐統便到了吳州治所吳縣(今蘇州)。進得城後,籍籍無名的龐統這才發現自己無人舉薦,就這麼冒冒失失地去見孫堅,根本就是個笑話。於是他向城內的百姓打聽,問城裡可有什麼名士,百姓紛紛答曰“陸績、顧劭今在城內,乃江東才俊!”龐統按照百姓的指點,尋到陸績府上,向門人遞上名帖,等候主人的會見。
說起陸績這個人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說他是漢末廬江太守陸康的兒子,跟陸遜是同族,這下大家就知道了。按輩分,陸遜該管陸績叫叔叔。關於陸遜的故事,咱們後面慢慢聊,現在先說陸績。
陸績,字公紀,吳縣(蘇州)人,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是個類似於蔡邕的人物。一般來說,能夠註解《易經》的人,都是牛逼的近乎於神仙一樣的人物,這陸績在江東的名聲就很大,許多士人都願意前來與他交往,好增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