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沙。後文更是主張先疏浚黃河下游清江浦至雲梯關河道,使洪水得以暢流入海,並開通一條新運河直達京都,將黃河之水引入其中,緩解黃河周邊地區洪水氾濫的疫情,還可解決京城四周的旱情。

此外,華北一帶經長期戰亂,經濟蕭條,無法養活大都百萬人口和京畿大量駐軍。運河開通後,能將南糧北運,不僅能增加商業貿易,還能緩解軍事的危機。

整整三千字,每一條都擊中要害。尤其是近三個月內,京城周邊小鎮遲遲未有雨滴落下,導致糧食漸漸枯萎,隱約有了旱情的跡象。這事昨日才剛傳到京城,沒想到竟有人提前在考卷中提到。

崔明玉甚是驚訝,連忙喚來了十幾位一同批卷的同僚,談起了這道所謂開鑿運河的方案。談著談著,她們發現北方旱情較重,南方水患嚴重,南水北調,不就是最佳的方案了嗎!

所有的考卷最右側都書寫著考生的姓名,為了防止閱卷時徇私舞弊,考生的姓名都是被草紙包裹起來,並用針線小心地密封而上。未批完所有考卷前,考官們不得私自拆封。

但現在,這位尚書大人實在是太迫不及待地想要拆開看看,這位想法大膽又先明的考生究竟是何許人也。同樣,其餘考官們都十分好奇,不由紛紛猜測了起來。

“依我看,這份試卷該是內閣大學士之女陳怡。陳四小姐天資聰慧,有此見解不足為奇。”

“陳四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何知曉黃河地區的地理位置。能想出開鑿運河南水北調這一方法的,必定曾親臨過黃河。我記得,丞相家二小姐曾和丞相大人一同前往過黃河救災,想必是二小姐的妙計。”

“不對不對,丞相二小姐的字跡我見過,更何況二小姐今年身體不適,未參加科舉。”

“那一定是三才之首的李若華了!沒想到年紀輕輕,如此高瞻遠矚,不愧是京城的才女。”

就在眾人皆以為這是李若華的考卷時,一直悶聲不吭的寧太傅蹙著眉打斷道:“這筆跡和晚兒甚像,應該是晚兒的試卷。”

“晚兒?蕭晚?那個紈絝大草包?”眾人鬨笑一團時,一直與寧太傅政見不合的御史大夫,出口嘲諷道:“太傅大人,蕭晚是何許人也,你會不知?她怎麼可能想出如此妙計,肯定在看到時考題腦袋一暈,交了白卷吧!”

“晚兒是什麼樣的人,我會不知!”見寶貝徒兒被人嘲諷,寧太傅生氣地反駁,“她自拜入我門下,一直非常的勤奮好學,早改了往日的紈絝之風。你們若是不信,不如現在就開啟看看!這張考卷明明是晚兒的!”

“那好,我們就拆開看看,這究竟是誰的考卷!”

在各種針鋒相對下,崔明玉不得不破例一次,提前開啟了封著名字的針線和紙皮。

隨著她緩緩抖開試卷的動作,眾人的驚呼聲此起彼伏地迴響了起來。

“怎麼可能!”

試卷之上,赫然顯露的是蕭晚的大名。御史大夫的笑容瞬間僵在了臉上,一臉見了鬼般的鐵青。

眾人之中唯一沒有驚訝的是寧太傅,她微微一笑,頗為得意地說:“你看,這就是我的好徒兒蕭晚的考卷。”

眾人面面相覷,似乎很難想到一個紈絝草包多年的人竟然能想出南水北調的點子。

有人疑惑地問:“會不會是考題被誰洩露了出去?”往日都有舞弊現象,所以眾人第一反應是蕭晚作弊了。

崔明玉沉著臉回道:“不可能,這第二第三場考題都是我在考前一天剛剛想出的,除了我以外,無人知曉重考的內容,蕭晚同樣不會。”

“會不會是替考?”

“這就是晚兒的筆跡,怎麼可能是替考!”見拆了試卷,所有人反而更是不信,寧太傅氣得吹鬍子瞪眼,為蕭晚憤憤不平地說道,“我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