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素即使能夠做下手腳,想必也不能大張旗鼓。”
裴矩頜首道:“正是如此。太極宮守衛森嚴,即使有少數精銳作為內應,想要在一晚之內將之攻陷,至少也需要投入過萬精兵,不計損失力猛攻才有可能。而且所謂兵貴神速,楊素總不可能大張旗鼓地從城外調兵進來,然後橫穿大興城地進攻太極宮——那只是個笑話而已。所以,這種時候地道就派上用場了。而地道出口,又應該是在皇城之外,卻又十分靠近皇城的幾個坊市之中。這鄰近幾個坊市裡面,地理上既符合要求,而且地方又足夠寬闊,能夠容納得下近萬人集結的地方,查來查去,最後發現……”
“只有西寄園符合要求,對吧?”楊昭早就知道,楊公寶庫在大興城地下擁有修多個秘密出入口。而西寄園就是其中一個。而且,從這個入口更可以進入控制暗道內所有機關的中樞室,可謂再重要不過。可惜以往自己身上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加上身處外地,實在沒辦法緩得出手去調查什麼楊公寶庫。
不過,小王爺有一點還是十分不明白。按照記憶,從外面開啟楊公寶庫的機關是在躍馬橋,這個機關不開,寶庫所有出入口都會完全封閉。可是從裴矩的說話聽來,似乎他們對於躍馬橋之事依舊一無所知。那麼,他們又是怎麼發現西寄園有問題的呢?小王爺遲疑了一下,將躍馬橋的事隱去,將心中疑問道出。
裴矩還未回答,楊堅已然捋須微笑道:“我大隋朝廷,人才濟濟,楊素那賊子一點鬼蜮伎倆,卻又何足道哉?宇文卿家,你來替河南王去疑解惑吧。”
堂下應聲站起一人,卻既不是宇文述和他兒子宇文化及,也不是宇文閥第一高手宇文傷以及其子宇文無敵,甚至這人根本不是和宇文閥的人坐在一起。此人年約四旬,生得儀表堂堂,一望即知乃是世家公子。他先向楊堅恭身為禮,隨即又向楊昭深深一揖,朗聲道:“臣,工部將作少監宇文愷,見過河南王。”
此人甫將姓名報出,楊昭立刻恍然大悟。原來是他。難怪,難怪。若非是他,換了第二個,原本也沒這般本事。然則,宇文愷究竟何許人也?當初西魏之時,有八位上柱國大將軍,是謂八柱國家,乃第一等的門閥世族。八柱國家之下,則是十二位大將軍,宇文愷之父宇文貴,就是十二大將軍之一。但宇文愷雖然出身於將門,對於武事卻毫無興趣,反而鍾情於建築工藝與機關訊息之學。
大隋立國以後,因為舊城狹小,所以開皇二年,天子楊堅命令高熲和楊素分別負責監督興建新城。高、楊雖然是左右總監,但實際上大興城的選址、規劃、佈局等各種工作,全部由宇文愷所草擬。之後興建廣通渠、仁壽宮還有建築洛陽新城等各種大型工程,亦是宇文愷的功勞。
論及機關訊息之學,當世第一高手,自然當數魯妙子無疑。但宇文愷在這方面的造詣,與之相比也不過只略遜半籌而已。假若說,這個由魯妙子親手設計並建造的楊公寶庫,除去魯妙子自己以外還有人能夠將之發掘出來的話,那麼普天之下,舍宇文愷更有其誰?
情況果不其然,西寄園的秘密。確實就是在宇文愷主持之下被發現的。他侃侃而言道:“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干支五行。像楊公寶庫這種大工程,更要依循其中規律。雖然當中可能有各種匠心獨運的變化,但總之萬變不離其宗,只需要捕捉到其中脈絡,一切難題,自然都可以迎刃而解。”頓了頓,又道:“發掘秘密的過程頗為煩瑣,下臣便不多說了。總而言之,經下臣多方探察,發覺西寄園內合共有四口井,其中北井之下,頗有蹊蹺。十有八、九,寶庫的出入口就是在井下。但按照機關之學的原理,開啟出入口的機關卻不在西寄園,而是在躍馬橋才對。昨天晚上,下臣已經找到了這機關,並且將之開啟。”
楊昭點點頭,心中暗贊宇文愷厲害。那“大唐雙龍”能夠發現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