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看向朱無視,面露笑意,和聲道:“皇叔,護龍山莊事務繁多,你也分身乏術。

統一江湖的事情,就不勞你操心了。”

正德皇帝玩得就是陽謀,你不支援我,那這件事情你就別參與了。

他已經不是那個將朱無視當成偶像的青蔥少年。

權力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親兄弟都血肉相殘,更別說叔侄了。

朱無視的威望太高了!

他在大明朝堂中一呼百應,在大明皇朝民間更是被奉若神明。

百姓受了冤屈,最後一步不是上京告御狀,而是請鐵膽神侯做主。

從這點看,朱無視在民間的威望已經超過了皇帝。

大明皇朝的扛把子,在百姓心中沒有存在感!

正德皇帝怎麼可能會願意?

百姓只知鐵膽神侯,不知道天子,那正德皇帝這個天子還有什麼用?

所以他授意曹正淳與鐵膽神侯作對。

一個太監,若是沒有皇帝在背後撐腰,打死他,他也不敢跟如日中天的鐵膽神侯作對。

“臣遵旨。”

朱無視站起身,深深一揖,眼中寒光閃爍。

正德皇帝近幾年對他慢慢疏遠,他已經感受到了危機。

若是他真以武力逼宮,有六成把握能成功。

皇室的底蘊,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即便朱無視經營多年,在京城暗中藏著數萬私軍,籠絡無數高手,也不敢說一定拿下皇宮。

最多有六成把握!

而且他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想當皇帝,還想著能讓正德皇帝禪位給他。

這也是他不願意武力逼宮的原因之一。

他還想著暗中積蓄實力,同時以聲色犬馬腐蝕正德皇帝,讓皇帝變成昏君,捅出天大的簍子。

屆時他就可以站出來主持大局,然後群臣跪求他登基大寶,他連續推脫三次,最後為了大明皇朝的江山,才迫不得已接受。

護龍山莊眼線遍佈大明皇朝,甚至連其他皇朝都有,寧王想造反,朱無視會不知道?

他就是希望大明皇朝的水越來越渾,他好渾水摸魚。

所以他放任寧王造反,讓大明皇朝亂起來。

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才會期待救世主出現。

而他就會如救世主一般出現,結束寧王之亂。

可是魏武的出現,打亂了他的兩次佈局。

先是安排假利秀公主刺殺,被魏武揭破。

接著是寧王叛亂,讓大明皇朝亂起來,結果寧王還沒正式起兵,就被魏武給生擒了。

本來正常的劇本是,利秀刺殺成功,寧王趁機起兵。

此刻大明皇朝上下一片惶恐,朱無視被迫站出來主持大局,然後平定寧王叛亂。

朝堂民間見朱無視德才兼備,英明神武,於是就會懇求他從臨時轉成正式。

朱無視還是推脫三次,最後為了大明皇朝的江山,大明皇朝的百姓,不得已登基稱帝。

朱無視登基之後,為了他聖明仁慈,會搞個大赦天下。

百姓到時候就會感覺他們的選擇沒有錯,朱無視是好皇帝。

至於那些拼死求他登基的大臣則會加官進爵。

百姓有了好皇帝,大臣們也得了封賞,朱無視當了皇帝。

皆大歡喜!

唯一的輸家是正德皇帝。

其實朱無視的手段不止如此,他能夠隱忍二十多年,暗中發展壯大實力,絕對是一個頂級的梟雄。

而且還是一個頂級的戰略家。

他不僅功力深不可測,更是兵法大家,深明未言勝,先先言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