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連珠,正式名稱應該是莫辛-納甘步槍,作為俄國步兵使用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制式槍支,是栓動步槍時代的代表之作,在二戰當中出盡風頭,與德國毛瑟步槍抗衡不落下風。

儘管莫辛-納甘步槍的整體操作感受相對笨重,但是可靠性與精準度都相當過硬。

在傳入國內之後,因槍聲清脆,如同水珠濺落,故名“水連珠”。

韓老實手中的這杆水連珠,是從懷德韓家扈兵手裡得到的,現在自然是要取之於人,用之於人了!

兩個紫衣人此時已經跑出去了一百多米遠,而在聽到城門方向有槍響之後,好死不死的竟然開始勒馬減速,手也握在了槍柄之上,顯然是想要一探究竟。

實話實說,這危機意識與韓大嗙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好奇,不但會害死貓,還會害死人!

韓老實抄起水連珠之後,“嘩啦”一聲拉動槍栓,迅速據槍上肩,單膝跪下瞄準,準星覷得親切之後,“砰”的一聲就打出了第一槍。

打偏了。

而這也完全是在韓老實的意料之中,畢竟還是第一次使用到這杆水連珠。

在某些影視劇當中,大神從別人手裡隨便整來一支槍,然後從第一槍開始就大殺特殺,那是不存在的。

扣除運氣成分,使用陌生槍支首發即命中,絕對是純純的扯犢子。

不同型號槍支會有不同的出膛速度與子彈拋線,而即使是同型號槍支,而且膛線也未明顯磨損,但每支槍的準星也必然會有所差異,而差之毫釐,卻會謬以千里。

不論是什麼樣的神槍手,只有使用自己平時用慣了的槍,才能做到首發即命中。

這就和火炮首輪試射是同樣道理,要不怎麼會有校槍員這個職業呢……

韓老實打偏了的子彈在空中拉出鳥雀鳴叫的聲線,緊貼著紫衣人頭頂飛過,嚇得他們再不敢回頭,只顧著催馬向前,躲開這個是非之地,然後再做計較。

因為他倆只有手槍,在這個距離不可能打過大槍。

這邊的韓老實則是再次拉動槍栓推彈上膛,屏息瞄準之後,“砰”的又是一槍。

這第二發子彈直接精準命中,把挎著匣子槍的那位,直接來了一個大揭蓋,卻頂著半個腦袋還堅持著在馬匹上跑出去兩步,然後才頹然栽落馬下。

右腳卻被馬鐙掛住了,被馬拖著跑遠,殷紅的鮮血淋漓灑在地上,觸目驚人。而槍柄繫著的半尺紅綢,也是格外的鮮豔。

另外一人在後面親眼目睹了同僚的慘狀,不由亡魂皆冒,趕緊來了一個鐙裡藏身,用馬鞭子杆尾端的鐵蒺刺,連連刺激馬腹旁邊的一塊直肌。

在這種專業控馬手段之下,伴隨著一聲嘶鳴,馬匹四蹄放開提速。

韓老實卻停止了開槍,站起身來,轉頭看了一眼呆立一旁的翻譯。

這時翻譯忽然痛呼一聲,連連抖手,原來是被火柴燒到了,只不過之前在強烈震撼與恐懼之下,一直沒感覺到而已。現在才恢復了痛感,疼得直叫喚。

韓老實槍交左手,伸出右手食指放在嘴唇邊,對著翻譯做出了一個“噤聲”的手勢。又看了一眼城門裡面大驚失色的人群,這些人看到槍響殺人,嚇得都想趕緊跑,但是卻又不想錯過看熱鬧的機會,所以戰戰兢兢的吃瓜。

慫得要死,卻又好奇心爆棚,這些愛看熱鬧的老鄉,實在是絕佳的觀眾。

於是韓老實對他們比劃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掌聲在哪裡?

然後猛的回過頭,端槍據肩,也沒見怎麼瞄準,起手就是一槍。

驚飛了樹上鳥,驚醒了夢中人;驚動了關東客,驚散了亡者魂……

那個本以為可以逃出生天的紫衣人,胯下馬猛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