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師又來援助三緘,望紅燈誤認寺廟(第1/4頁)
章節報錯
三緘辭別老道後,離開了續陽山的地界,又繼續向前行進。
一路青松翠柏,雲山碧水,景色十分宜人。
但三緘無心遊玩,胸懷理想,時時念著良友,以求早日相見,可以互相切磋共勉。所以,在途中終日默默不語。
僕人見他面帶愁容,因此問道:
“主人近日訪友,風餐露宿不堪勞頓,難怪生起了病。也許是積勞成疾,導致精神萎頓,心慵意懶。”
三緘說:“你以為我不說話就是生病了嗎?”
僕人說:“是。”
三緘說:“我不是生病,我是心裡另有所思,只是不想把心事掛在嘴上而已。其實精神百倍,如繼續策馬前行,也是有許多力氣的。”
僕人說:“你在想什麼心事呢?”
三緘說:“我自從和五常會面老道之後,這顆心這個念,一直想著仙道。
但是又解釋不清楚,古時有許多仙子,找不到師父來教導,都能無師自通。
其實指點入道的方法應該很簡單吧,像轉眼間嬰兒成形便可神遊天外。
我想如果古人成仙的願望,不僅僅是求師的方法,如果師父找不到,求一良友也是很好的,只是良友很難相逢。
而且一開始初訪七竅時,聽老道說,以為其中可能是有奇緣。
但是已經過去了幾個春秋,還是不能相見。難道我在大道中沒有這樣的緣分嗎?
不然,為什麼不能相遇,而且又是這麼艱難呢?”
僕人說:“我自從跟主遠行,所經歷走過的路程,大約也有萬里了吧。
看見世人不是居住在鄉村,就是居住城市。有在桑田農地勞作的人,有全家在享團圓天倫的樂,這應該就是做人的道吧。
唯獨我主還在遍訪良友,或走江湖,或棲身寺觀。途中經過的風風雨雨,讓人心情到了苦不堪言的狀態。
而且途中好幾次都遇到妖魔鬼怪,險些喪命。
我覺得,求仙就是一種妄想,迴歸家庭才是正當的事。可以好好地享受田園生活的樂趣,難道不好嗎?”
三緘說:“不是你所知道的。人生這一身的軀殼,雖然是父母所生,父母所養。
但是,像一朵花一片雪。很容易凋零衰落,以至於消失的無影無蹤。
等到了黃泉路上,作惡多端的人就會變成獸禽,遭受盡無邊無際的苦惱。
如果有點小善的人,會很幸運的變化成人。
但是妻子孩子的牽絆纏繞,還有名利的束縛捆綁,心事還沒有得成如願,年事已高趨向衰敗。
瞬間,又到了陰曹地府。
兜兜轉轉,什麼時候有一個出頭的日子啊?
我之所以求道,不怕路途遙遠,不怕困苦艱難,不怕嚴寒風霜,就是為了求到做人的真諦。”
僕人聽三緘這麼一說,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
不久,看到前面有一所公廁,三緘因肚子不舒服,於是暫時停下來,在這裡休息片刻。主僕二人隨後吃好飯,又繼續前行。
一直走到夕陽西落時,忽然感覺山中和河中十分怪異,不知道這裡是屬於什麼地界。
也看到了忙忙碌碌的行人,紛紛朝各自的家中回去。
三緘把車停了下來,放在路的左側,碰到了路過砍柴的樵夫就問道:“這村子叫什麼名字?"
樵夫說:“這裡的地名叫'郭氏三村’,又分為上、中、下三個村。”
三緘說:“有沒有旅館?”
樵夫說:“旅館是沒有的。但是在三個村子的相接處,大約一百里的地,如果能遇到個人,就有地方住了。不然就要露宿街頭,大多數情況下會被綠林打劫。”
樵夫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