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成吉思汗之死(24)(第3/3頁)
章節報錯
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
起輦谷:原蒙古境內山谷名,但具體位置沒有明確記載。根據近現代蒙古史學者的考證,“起輦谷”一詞,是蒙古語“古連勒古”的雅譯,而古連勒古正在不兒罕合勒敦山之南,其準確位置為東經109度,北緯48度,即今蒙古國肯特省曾克爾滿達勒一帶。
布林罕山:即肯特山,元朝時期音譯為布林罕山。位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東側,其蒙古語意為“三神山”。位於蒙古國北部中央省和肯特省,是蒙古民族聖山之一。
百年以後:漢語成語,出自《曹操集?卷二?軍譙令》:“為存者立廟,使視其先人。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意思是對死的諱稱。
朝謁:意思是參見尊者;入朝覲見。
秘不發喪:成語,出自《東周列國志》。解釋為暫時不向外宣佈死訊。
棟樑之才:成語,出自南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原義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
如釋重負:成語,出自《?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原義為好像放下了沉重的擔子那樣輕鬆(釋:放下;負:負擔)。形容因解除了負擔或擺脫困擾而感到輕鬆。
:()成吉思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