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草原風雷(2)(第1/3頁)
章節報錯
速不臺定睛一看,原來是副將李惟忠,不禁心生好奇。李惟忠雖說是大夏國原太子李德任的兒子,但是自小被拖雷收養多年,速不臺與拖雷私交甚篤,自然也是愛屋及烏,對李惟忠甚是喜愛。
拖雷去世後,窩闊臺大汗將李惟忠放在自己身邊培養,沒想到李惟忠年紀雖輕,但是卻英勇善戰,心思縝密,行事果斷,逐漸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速不臺也是有心栽培,將李惟忠提拔成了自己的副將。
平日裡,李惟忠不論在軍事還是地方的治理方面都給自己提過很好的建議,所以速不臺見是李惟忠,非常感興趣的問道:“李將軍所稟何事呀?”
李惟忠恭恭敬敬的回道:“將軍,我寧夏行省如今於將軍治下,日益繁榮,去年更是風調雨順,商業興盛,如今錢糧、兵甲、屯種、漕運各司各院收益頗豐,已遠超往年。不單是遠遠可以滿足軍費所需,且大大富有盈餘。”
速不臺聽到此話,無比受用。武將最怕別人認為自己只會行軍打仗,莽夫一個,但李惟忠這番話表明自己治理有方,地方財政大幅增長,說明自己是文武兼備啊!
李惟忠緊接著又說道:“現我大蒙古國由脫列哥那皇后臨朝攝政,我寧夏行省尚未及前往國都道賀,既是我寧夏行省收益豐盈,卑職柬議抽取部分錢糧進奉於大營,聊表我寧夏行省之心意。”
李惟忠一席話提醒了速不臺。蒙古國原本沒有規範的軍費撥付制度,各部為了保證自身的開銷,都是透過戰爭掠奪而得,所以蒙古早期的財富幾乎都是掠奪其它部落或國家獲得的。
但是,隨著疆域的擴大和佔領區域的穩定,後期蒙古透過賦稅制度獲得財富成了主要的財政來源。
雖說暫時還沒有強制各地方上繳財政收入進奉大營的規定,但是速不臺被李惟忠這一席話確實提了個醒。自己雖對脫列哥那皇后沒有二心,且對由貴由做大汗沒有任何意見,但是脫列哥那皇后恐怕並不清楚自己心中所想。
速不臺也曾考慮過親自回哈拉和林向脫列哥那皇后澄清,打消皇后的猜疑和顧慮,但是也擔心皇后什麼都可能做得出來,萬一不能相信自己,將自己扣押甚至是殺害,那就實在太危險了。
如果能按李惟忠的建議,給大營進奉些錢糧和財寶,或許就能消除皇后的戒心;且李惟忠自小在蒙古大營長大,與皇后算是有一定親情,與自己也甚是親近,由李惟忠去幫自己說說好話,或許就能化險為夷;然後再觀察皇后對自己的態度,以便好做決策。
於是,速不臺順水推舟,道:“李將軍所言極是,此事就請李將軍親自督辦。另外,本將個人再準備些奉禮進獻皇后聊表敬意,請李將軍一併帶往大營。”
李惟忠躬身一禮:“遵命!”
隨後,李惟忠前往府庫查點,制定了一份進奉禮單呈報速不臺過目。不僅準備了數目不少的錢糧,還準備了很多的綾羅綢緞、牛羊馬匹、茶葉瓷器、地方特產等牲畜、物資。
速不臺欣然應諾,還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金銀珠寶、奇石名畫等寶貝交給了李惟忠,囑咐他帶一隊人馬,務必親自交予脫列哥那皇后。
這樣,李惟忠就名正言順的點領了巴音的都統營五百餘人和一些車伕、力工,趕著馬車,悄悄帶上了哈布日、齊大寶一起,告別了古爾王妃,隊伍浩浩蕩蕩地奔哈拉和林而去。
行進了一個多月,一路上無話。這日隊伍走到了薩里川境內,來到一處亂石崗,巴音吩咐部下埋鍋造飯,就地休息。隨後,巴音向李惟忠使了個眼色,避開眾人,帶著哈布日、齊大寶一起登上了亂石崗。
巴音領著幾人,指著崗上一處窪地說道:“此處即是掩埋大夏君臣屍骨之處。”
李惟忠等人仔細觀察這處窪地,確實與其它地方有一點點不同。雖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