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李母自然是要為兒子著想。

在李亦沒買房前,他們就一直為李亦攢著首付錢。

雖然不多,但也有個八九萬塊。

兩口子本打算到時候再借一些,就能為兒子在通州市付個首付了。

這樣的話,哪怕以後工作不順利了,至少也還有套房子作為保底。

卻是沒想到兒子在考研落榜後,一下子就有了出息。

這才兩年左右,就在蓉城掙下了一套別墅。

要知道蓉城的房價可是通州的好幾倍,更何況還是大別墅!

兩口子沒什麼見識,但也知道,看兒子現在這樣,應該是掙了不少錢的。

但老兩口居安思危,想著這套房子還是留給李亦當做婚房,他們兩口子在鄉鎮上就挺好的。

李亦其實不太能理解父母的想法,所以便勸說道:

“別墅很大,就算住咱們四個還有空餘,再說我還準備買新的房子,您們不去住,這房子只能放著浪費。”

徐薇此時也幫忙道:“是呀阿姨,別墅又不是住宅樓,租都不好租!”

“您和叔叔搬過去後,每天就種種花花草草,沒事再打打麻將。”

“而且我也在蓉城工作,每天工作累了就到您這來蹭蹭飯,不然亦哥不在我也怪無聊的,連說話的人找不到……”

徐薇向李父李母描繪著城裡的生活。

她其實比李亦更能理解二老的想法,她外婆就是這樣,無論怎麼勸,都始終不願意來城裡住。

徐薇只好準備下半年的時候,回趟老家,把家裡的老房子重建一番。

在李父李母面前,未來兒媳婦徐薇的話,要遠比李亦的話有用的多。

老兩口有些意動。

徐薇見狀,立刻趁熱打鐵道:“而且等我和亦哥有了孩子,肯定要您二老幫忙,我這邊只有個外婆,她年紀大了,又不願來城裡住……”

徐薇這話一出口,李父和李母便再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反正現在孩子們能掙錢,他們這間包子鋪開著,也都是為了孩子。

而且一想到以後的孫子孫女,老兩口便面露期待。

沒有什麼比看著兒子結婚、成家和生子等令他們滿意的了。

李亦則看著在徐薇一通輸出下,父母終於同意搬到蓉城,心下鬆了口氣的同時,也不禁感覺自己把徐薇帶回來還真是帶對了。

就這樣,一家人又商討了一些搬往蓉城的細節。

包子鋪自然是不能再開了,在李亦的主張下,徐薇又是一番添油加醋,一些東西能賣則賣,賣不了就扔。

不過儘管如此,也依然要上幾天時間。

……

當時間來到李亦歸家的第二天時,李家已經變得熱鬧起來。

李亦起床下樓後,便看到一群老頭老太太正坐在店裡面。

倒不是吃包子,而是來湊個熱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李亦沒什麼印象的親戚。

接下來李亦就如同工具人一般,被李母帶著各種向長輩問好。

而在言談間,眾人在得知了李亦是來接父母搬去蓉城的後,震驚的同時,也不免羨慕。

他們的子女其實都在蓉城上班,也有很多在蓉城結婚安了家的。

可都只是普普通通的房子,自己住著尚且還好,可要說把父母也接過去,那肯定不夠。

更何況現在結了婚的年輕夫婦,又有幾個願意和公婆一起住的呢?

也正因此,這些人才對李父李母一陣羨慕。

別的不說,至少這兒子孝順,兒媳也懂事,家庭氛圍就很好。

……

當時間到了中午時,李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