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在一些關鍵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

【充其量也就是個沒什麼政治才能的後宮婦人罷了。】

【論禍害,是遠遠比不上她兒子的。】

【要說她最大的過錯,也許就是生下了朱祁鎮。】

孫氏淚眼潸然,她知道先皇后無辜被牽連。

可是,她又怎麼甘心呢?

她自小被接進宮中,與陛下一同長大,原本以為會成為陛下的正妻。

誰知道太宗陛下忌諱兩代皇后皆出自同一地方,擔心外戚勢力膨脹。

臨了將胡善祥賜給了陛下,而她只能做了個側室,即使百年後也不能和陛下同葬。

可,祁鎮怎麼會成為她的過錯?

朱瞻基安撫的握住了她的手,嘴上雖然說著安慰的話,心中也沒底。

祁鎮是他的長子,也是他和心愛之人的兒子。

自小就被寄予厚望,不會的,不會的,不會是他的。

且聽天幕怎麼說吧。

【朱瞻基也稱得上英年早逝了,年僅36歲就因病崩逝了。】

【也許他活得久一點就會發現,朱祁鎮根本就不適合太子之位。】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明英宗朱祁鎮拿過接力棒,站上了歷史的舞臺。】

【不過此時的朱祁鎮只有9歲,實際上是由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后攝政。】

朱棣鬆了一口氣,這個兒媳他是極為滿意的。

孝順賢德不說,還聰明識大體,有她在時局尚能穩住。

只是張氏那時也年紀大了,恐怕是撐不了多久。

聽天幕的評價,他這曾孫子名聲如此顯赫,只怕是下一個趙構啊!

一想到這裡他的心臟就開始疼了,還是把太醫叫來備著算了。

別把朕氣出個好歹來!

【張氏信用忠臣,處事明察,但又並不貪戀權力,拒絕了親自垂簾聽政。】

【反倒是把政務交給內閣大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處理,自己從中決斷。】

【而且十分關心朱祁鎮的成長,要求大臣們耐心輔佐幼帝。】

【也因此,她及時發現了隱藏在皇帝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宦官王振。】

朱棣不吝稱讚,笑著說:“實乃吾家佳婦也!”

張氏恭敬行禮:“兒媳不敢當。”

朱元璋也很滿意,這樣的媳婦才是他老朱家的榜樣!

只是這宦官攝政的前車之鑑還擺著呢,怎麼老四還是開了這個頭?

那鄭和是個好的,可不代表所有的宦官都是好的。

要他說,還是直接從源頭杜絕才好。

【朱祁鎮自小被立為太子,朱瞻基對於他的教養也很上心。】

【在他稍大一點後,就命近侍為他誦讀儒家經典來啟蒙。】

【其中對朱祁鎮影響最大的就是東宮局郎王振。】

【王振作為宮中少有的具有學識的宦官,被尊稱為王先生。】

【朱祁鎮也不例外,幾乎不叫名字只喊王先生,對他十分敬畏。】

朱瞻基眼神一沉,他只是喊人為太子讀書啟蒙罷了。

竟然有宦官趁機蠱惑了太子,小小宦官也配當太傅?

王振:我不僅要當太傅,還要更上一層樓!

什麼皇帝朱祁鎮,不過是我手中掌控的棋子罷了!

【張太后自然是有所察覺,本想直接除掉王振這個禍害。】

【沒想到的是,王振確實有兩把刷子。】

【不僅朱祁鎮拼命求情,就連內閣重臣三楊甚至都為他求了情。】

朱瞻基:???我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