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諸葛亮:千載誰堪伯仲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祠。
【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武侯祠啦!】
【這裡是三國時期蜀國眾人的祀廟,也是全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
【埋葬了蜀漢丞相以及漢昭烈帝劉備。】
三國時期,諸葛亮大驚,急忙向劉備請罪。
自己作為臣子怎麼能和君王共同享受祭祀呢?
劉備溫和的笑著扶起諸葛亮,堅定的說:“孔明值得。”
漢朝,劉徹一下子站起來了。
漢昭烈帝?!
我大漢的皇帝嗎?怎麼混到蜀地去了!
【滿腹經綸,才智過人,是無數歷史人心中的白月光式人物。】
【一生不負主公所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作為忠臣的代表,數千年來一直受到歷代王朝的敬仰。】
東漢末年,此時還是個少年的諸葛亮不由有些面紅耳赤。
偏偏自家叔父諸葛玄還一副打趣的表情,更加逗得他不好意思起來。
蜀國,劉備欣慰的看向諸葛亮。
他就知道自己沒有信錯人,只是苦了孔明孤身一人為光復大漢而努力了。
【門口的柱子上所題的兩句對聯,正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
【“三顧頻頻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說的正是昔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情景。】
【“時艱每念出師表,日暮如聞梁父吟”,說的是諸葛亮嘔心瀝血為蜀後主劉禪留下的《出師表》。】
【俗話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字字泣血,情真意切的展現了諸葛亮對於蜀國未來的擔憂,對於劉禪的放心不下。】
唐朝,飽受安史之亂困苦的杜甫終於在友人的資助下來到了成都定居。
他抬起蒼老的手撫摸著有些破舊的武侯祠,眼中熱淚不由滑落。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大唐又到何日才能光復盛世呢?”
劉徹捻捻手指,鳳眸微閉,到底發生了什麼,漢朝怎麼會從長安遷都到蜀地?
【要知道自東漢末年以來,群雄爭霸,漢室衰微,天下早已經分崩離析。】
【各方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打成了一團漿糊。】
【個個都打著匡扶漢室的名頭,不過劉備算是正經的漢朝後人。】
東漢初年,劉秀心中既緊張又生氣。
自己光復大漢以來勵精圖治,生怕墮了漢家威名。
沒想到還是走到了這一步,這劉備也不知道能否再次一統天下,中興大漢呢?
【劉備字玄德,乃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不過嘛,自從推恩令施行以來,傳到劉備的時候已經和白身沒什麼區別了。】
【少年時期劉備幾乎是和母親依靠編織草鞋販賣為生,生活十分艱苦。】
【比起另外兩位走到最後的諸侯的出身,這邊可以說是地獄開局。】
此話一出,各方諸侯的心中都不平靜。
他劉備佔了一路,另外兩位會是誰呢?
————小劇場————
袁紹(自信滿滿):肯定有我袁本初的一席之地!!
什麼曹阿瞞不過是我手下敗將!
曹操(微笑):人貴有自知之明,袁紹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