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明:三位一體,全方位無死角的監察!(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見深執政前期知人善任,任命李賢、彭時等人整頓吏治,使爭鬥不休的朝堂重新恢復了秩序。】
【對於頻發的起義,他派遣大將韓雍進行鎮壓,基本上平息了起義,維護了國土的穩定。】
朱見深面上沒什麼喜色,只覺得頭疼。
大多數起義都是當地土著民族發起的,不過是我大明憑藉武力暴力鎮壓了。
但這隱患始終存在,若是有一天大明不再有能力鎮壓......
至於朝廷裡那些大小派系更是難以掌控,也是為了加強自己對朝局的控制,才設立了西廠。
【朝政局勢雖然得到了改善,內部權力鬥爭、朋黨之爭從來沒有斷絕過。】
【明朝雖然設立了東廠作為特務機構來監察百官,然而對於朱見深來說還遠遠不夠。】
【發展到他在位的時期,東廠早已經不再是朱棣初立的那個機構,腐敗現象不在少數。】
漢朝,劉徹滿腹疑問,這個東廠是什麼?
其實他也蠻需要這種機構的,當初要是有這種直屬他的部門,據兒的慘禍就不會發生了。
葉楚頗有興致:【說起明朝的各種機構其實挺有意思的。】
【錦衣衛機構是由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的,是為了鞏固政治勢力,加強皇權統治。】
【最高長官是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外臣比如武將親信來擔任。】
第一任指揮使·毛驤暗暗吐槽,什麼親信啊。
自己不過是陛下用來威懾百官的一把刀罷了,人殺多了,惹火上身。
這兩天陛下的眼神看得他是心驚膽戰,生怕下一秒就被拖出去了。
朱元璋(明面上):呵呵,放輕鬆。
(暗地裡):乃伊做特?(???)?
【朱棣奪位之後,對於朝廷內外的忠誠度存在疑慮,擔心有人悄悄謀反。】
【武將親信畢竟是外臣,朱棣需要一個能夠直接為他服務的秘密監察機構,來監視百官。】
【更重要的是,錦衣衛的勢力也需要一個新的機構來互相制衡。】
【於是朱棣親自挑選親信宦官,著手成立了東廠,一個由內臣構成的特務機構。】
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拿起奏章就向小朱棣砸了過去。
他算是知道了,明朝這些宦官掌權的好傳統,全仰仗老四!
宦官的權力甚至能和錦衣衛指揮使相提並論,可見一斑!
唐朝,李世民感嘆,在大明朝做官可真不容易。
光監察機構就好幾個,這每天回家乾點啥都暴露在監視中,豈不是毫無隱私?
這就是三位一體,全方位無死角的監察嗎?
洪武年間的大臣:哈哈哈,說笑了。什麼隱私?
他們今天回家吃的啥菜,晚上陛下就知道了。
更別說謀反,主打一個謹言慎行。
【而到了朱見深的時期,他需要一個更加忠誠、高效的機構來為他提供情報。】
【從而幫助他掌控朝局,能夠及時瞭解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
【於是,汪直出現了。】
【汪直原本是萬貴妃宮中的宦官,後來執掌御馬監,因為其伶俐多謀十分受到看重。】
【陛下既然需要這樣一個機構,汪直也敏銳察覺到了其中的晉升之機。】
汪直笑笑,他本是叛亂的瑤民後代,被擄進宮中的時候年紀尚小。
無權無勢的宦官是什麼?
不過是可以隨意被人踐踏的一個玩意兒罷了!
除非他能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夠為陛下辦事,才能夠爬上高位,就像東廠督主一樣!
哪個機構的權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