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崇禎:那些年超級難伺候的討厭領導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說先前已經死去的忠臣良將,就拿京師城破,崇禎自殺之時還在任的官員來說。】
【東閣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等人都選擇了以身殉國。】
【除了這些身居高位的大臣,還有很多的忠貞官員聽聞家國破滅的訊息之後也都隨崇禎而去了。】
【相比起毫不猶豫就投靠了李自成的官員來說,他們對於大明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崇禎怔怔的望著天幕,落下眼淚來,心中又是悔恨又是痛苦。
一瞬間似乎身上所有的力氣都被抽掉了,他啞口無言。
他們忠於大明,卻不敢直言告訴自己這個君上,為什麼?
因為那些曾經掏心掏肺付出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他們不敢說,不願說,能做的只有在故國滅亡之時,隨他這個無能的君主一起逝去。
怎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
【有忠臣,有良將,卻還是走到了國破家亡的地步,崇禎的責任不可謂不大。】
【刻薄寡恩,賞罰不明,在朝廷的職場上,崇禎絕對是最不被歡迎的領導人型別之一。】
【又要用你幹活,又在心裡提防著你,吝嗇於給你足夠的信任。】
【又極其愛面子,害怕身上沾上汙點,事情辦砸就火速甩鍋給下面的大臣。】
【本來呢,臣子給皇帝當替罪羊也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凡事都得有個度,要是回回如此,下面的人會怎麼想呢?】
漢朝,漢景帝有些心虛的移開了眼神,總感覺在點朕呢?
晁錯:替罪羊本羊。
三國,曹操頓時挺起了驕傲的胸膛。
按照天幕的說法,他曹孟德豈不是受人喜愛的那種領導咯?
一向愛打趣的郭嘉卻難得正色,認真誇讚了自家主公幾句。
“主公常常以身作則,即使自己有過錯也不會隨意推脫,實乃心胸寬廣之人。”
昔年征討張繡途中,曹操為了爭取民心,他傳令軍隊不得踐踏麥田,否則斬首。
然而,曹操自己的戰馬卻因受驚而踏入麥田,這無疑是觸犯了他自己定下的規矩。
他作為主攻,即使不做聲也沒有人會說什麼的,但曹操堅持要執法官為自己定罪。
“主公昔日以劍割發,代替斬首,告訴了將士們自己也要為犯錯承擔責任,才使得軍紀嚴明更甚從前。”
曹操哈哈大笑,意氣風發地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過是遵循聖人之言罷了!”
【每每遇到事情就讓臣子用性命去背鍋,那就沒有人願意再用心給你幹活了!】
【取得成果,就是崇禎決策有方,勤政愛國;出了問題就是下面的人不給力。】
【作為臣子,是應該對於君王的行為進行勸諫和教誨,這是作為臣子忠君的本分。】
【可,現實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啊!】
【崇禎藩王時期的老師劉漢儒在做四川巡撫的時候,曾經提議過要用本地鄉紳來對付起義軍。】
【結果呢?】
【被崇禎一擼到底,這還是看在師生情分的面子上,換作他人早就被賜死了!】
【連他老師的直言進諫都落得這個下場,其他人還敢獻上自己的忠誠嗎?】
唐朝,李世民並不同情崇禎。
很顯然的是,他也許有救國中興的想法,也在努力的勤政踐行。
可他沒有這個做皇帝的能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此種種做派,無疑是寒了滿朝大臣的心。
最終,任他如何在殿中聲嘶力竭的表演,下面的人也不過是冷眼旁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