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朱聿鍵:努力了,但沒什麼效果嗚嗚嗚!(第2/2頁)
章節報錯
能夠一戰的將領。
大明勢弱,大清可不會給明朝留下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1646 年,清軍穩定了北方局勢後,開始集中兵力進攻隆武政權。】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鄭芝龍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還暗中與清軍勾結,準備投降。】
【不僅拒絕出兵抵抗,還撤掉了仙霞關等重要關隘的守軍,為清軍進入福建開啟了大門。】
【就這樣,清軍在幾乎沒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況下,長驅直入,迅速佔領了福建。】
【在史料中關於他的死因記載,多為在戰鬥中被清軍殺死,以及被俘後絕食自盡兩種說法。】
唐朝,杜甫感嘆一聲:“身如勁柏經霜立,心似寒梅傲雪安。”
隆武帝確有中興之相,可惜王朝末路,已經是救之不及了。
李白點點頭,舉起桌上的酒杯遙遙對著天幕敬了一杯。
“有愛國愛民之心,在大明的末年已是難得。”
【我們很難說朱聿鍵是一個特別有能力的皇帝,抗清有一腔熱血卻沒有實際的成果。】
【在位短短一年,沒有擺脫鄭芝龍的挾制,也沒能守住福建之地。】
【然而在這個皇室子弟不是投降就是逃跑的王朝末年,他接過了遍地瘡痍的江山。】
【為朱家的江山,奉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朱聿鍵彷彿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嘴唇微微顫抖著。
他終究還是沒能挽救大明的江山,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
他無力的捂住臉,淚水從指縫間不斷湧出,滴落在他的衣服上。
皇后曾氏也是眼眶通紅,輕輕攬住他,安慰道:“陛下已經盡力了。”
朱聿鍵驀然抬起頭,眼神憤恨,有些咬牙切齒:“鄭芝龍為明臣,卻不戰而降,實在可恨!”
“為今之計,需要儘快想個計謀除掉他才是!”
曾氏微微遲疑,問道:“陛下是說,扶持忠孝伯?”
“可鄭成功是鄭芝龍的兒子,真的會站在我們這邊嗎?”
其實朱聿鍵也不確定,只是以他對鄭成功的瞭解,知道他是個有少年意氣的人。
如果知道了自己的父親做了叛明降清的舉動,會怎麼做呢?
【不過朱聿鍵還是為大明留下了一絲希望的火苗。】
【鄭芝龍投降大清,他的兒子鄭成功卻不願意做一個叛國之人。】
【在知道自己父親決意降清的時候,鄭成功曾苦苦勸阻,力陳抗清的必要性和大義所在。】
【但鄭芝龍表示:不聽,不聽,我不聽。】
【一邊是自己的生父,一邊是自己效忠的大明,鄭成功究竟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