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朱由校:CPU乾燒了,不好意思,我可能拿錯劇本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是出自清朝所編纂的《明史》啦!】
【經過不斷地演變和藝術加工,故事就流傳成了朱由校這個小文盲不識字。】
【說的是天啟四年,楊漣是上奏彈劾魏忠賢,一共列舉了24條大罪,要求立即處死奸臣。】
【當時的魏忠賢在朝中勢力堪稱一手遮天,楊漣也怕這奏摺還沒交到皇帝手裡就夭折了。】
【那要怎麼辦,才能讓這封奏摺不會被暗地裡壓下呢?】
清朝,身著長衫的康有為笑著說:“那自然是要把動靜鬧得越大越好!”
只有這聲勢浩大了,才能夠積蓄起力量。
如今的大清朝,也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為了這次上書,他已經準備得夠久了!
【楊漣在上書之時大造聲勢,使得朝野內外人盡皆知,議論紛紛。】
【搞出這麼大動靜,就算是魏忠賢想要瞞下來,也沒這個膽子。】
【最後成功的把奏摺送到了朱由校的手中,上達天聽。】
【老魏是面如土色,戰戰兢兢的等待著審判,生怕下一秒就被天啟帝拖出去噶了。】
【誰也沒想到,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唐朝,李世民面色奇怪,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總不會這朱由校,不認識奏摺上的字吧?”
長孫無忌當即反駁,沉聲開口:“荒唐!這怎麼可能?!”
說罷他頓了一下,補充道:“就算天啟帝不識字,朝堂上這麼多官員都是吃白飯的不成?”
【皇帝朱由校竟然不識字,隨手將奏摺交給了身邊侍奉的宦官王體乾。】
【這個王體乾算是魏忠賢的黨羽,自然不能幫著害自己人啊。】
【就在閱讀奏摺的時候,掐頭去尾的說了些不重要的瑣事。】
【朱由校一聽,這也沒啥大罪啊,還搞這麼大動靜。】
【魏忠賢就因此,僥倖逃過了一劫。】
天幕下的明朝各個時空都沉默了:......
朱元璋:嗯?這合理嗎?沒有人質疑個故事的真實性嗎?
你是想說,皇帝身邊的太監全都識字,但是我們大明朝的皇帝不認字?
小朱棣撇撇嘴,什麼嘛,一聽就不靠譜啊!
那個楊漣又不是死了,自己的奏摺被這麼曲解,他還能一聲不吭?
這故事裡的人都是傻子不成?
天啟年間,朱由校氣笑了。
他承認他確實不是絕頂聰明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個普通人,但也不是智障吧?
比他更加疑惑和憤怒的是作為帝師的孫承宗:???
老天奶啊,他每天的付出都餵了狗是吧?!
【這個故事的原版是出自明史中的記錄。】
【書中記載,“楊漣劾忠賢疏上,帝命體乾誦之,置疏中切要語不讀,漣雖得遣”。】
【這可沒有明確說是因為天啟帝不識字,才把奏章拿給身邊的宦官讀的吧?】
【而且根據歷史記載,自天啟元年,大臣就上書要求朱由校讀書學習。】
【畢竟他這個皇帝以前確實沒有接受過什麼正兒八經的教育。】
【由東林黨人孫承宗為他教書,而天啟皇帝每每聽講,總是“輒曰'心開',故眷注特殷。”】
【在明朝人所編纂的《明熹宗實錄》中也曾記載,大學士劉一燝誇讚朱由校批閱奏章時 “體勢端嚴,筆法遒勁”。】
【這說明什麼?】
【人家不僅讀過書,會書法,學習態度還挺端正的,怎麼可能大字不識呢?】
朱由校深吸一口氣:朕此身,從此分明瞭!
他可不想頂著文盲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