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軍平定雲南的戰亂之後,並沒有放鬆警惕,仍然在積極的備戰。】

【對於孫可望等人來說,他丫的我們辛辛苦苦搞起義20年好不容易幹翻了大明。】

【結果讓你們大清撿了這個便宜?!】

【四個好兄弟統一了意見,打算要落實和明朝的聯盟。】

【就派楊畏知去廣西聯絡永曆朝廷,進貢了不少錢財寶物,可謂是誠意滿滿。】

【而作為交換條件,孫可望希望永曆朝廷能夠下詔冊封他為秦王。】

洪武年間,朱元璋嗤笑一聲,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玩什麼聊齋?

先是封王,立功之後呢?

豈不是要稱帝了!

他揉了揉眉心,有些無力,可惜時局頹靡至此,封王也就封了。

要是他老朱在,肅清外敵之後,誰會笑到最後還說不好呢!

小朱棣不得不潑自家老爹一盆冷水:“可惜在位的是永曆帝,不是老爹您。”

朱元璋雙眼一瞪,怒視著朱棣,小兔崽子皮癢了是吧?

【就為了秦王的封號問題,朝廷爭論了好幾個月都沒個結果。】

【楊畏知嘴皮子都要說破了,苦口婆心的勸諫那些大臣。】

【孫可望兵力強盛,又有聯明抗清的決心,不過是個虛名而已,給就給了唄!】

【人家可不啊,我們大明祖制可不能冊封異姓王,沒有這種先例啊!】

【嗯,敗壞祖宗基業的時候一點沒想起來祖宗的訓誡,這個時候倒是記住了。】

劉邦挑了下眉,這故事,說的怕不是他和韓信那廝吧?

自己和項羽在滎陽對峙,戰事不順,他小子一舉拿下了齊國,居然上書要求我給他封王?!

老子能樂意嗎?

天下還沒打完了,你就開始惦記著自己的封地了?

韓信:我是高情商,我是高情商。

轉頭就上書,老子立功了,要封王!

但要想打天下需要韓信的支援,一個王而已,封就封了。

就南明那個處境,別說是封王,那孫可望就算是想當攝政王,也得給我捏著鼻子認了!

【就這種時候了,還有一批大臣認為大順大西那都是流寇之軍,和大明是有國仇的!】

葉楚表情有點疑惑:【那怎麼,難不成大清是你們大明的恩人嗎???】

【要論起數量來,大清足足搞死了你們三任皇帝呢!】

【而且,不靠人家大順大西的軍隊,就憑你們文臣在朝堂上動動嘴皮子就能打敗大清嗎?】

永曆年間,朝堂上的一些人漲紅了臉,底氣不足的喝道:“胡言亂語!”

“無知婦人,也來妄議朝政大事?!”

兵部尚書堵胤錫感覺心累得不行,每天吵吵吵,都說是為了大明。

結果大明反倒是變得越來越糟!

當初要不是他一力促成將大順軍的殘餘部隊收編,將領封爵,永曆朝廷根本扛不住清軍的進攻!

可是,荊州之戰後多次戰役的消耗之下,大順軍損失慘重,已經是有心無力了。

現在人家大西願意出手,你們還拿喬上了?

別問,你要是和他們爭,那就是不懂國家大義的魯莽武夫一枚!

【無論楊畏知怎麼說,永曆朝廷只願意封孫可望為景國公。】

【還是兵部尚書堵胤錫竭力規勸皇帝,永曆帝才決定封孫可望為平遼王,比秦王只低一級。】

【然而荒唐的事情還在後面,廣西的軍閥陳邦傅知道了這個事情。】

【正好自己得罪的人自己打不過,要是能給巴結上孫可望,一切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