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以直言進諫聞名的大臣很多,唐有魏徵,宋有包拯。】

【面對君王的過失,他們會直接諫言來規勸君王,可沒有一個人像海瑞一樣不留後路。】

【當然,也沒海瑞罵得狠,幾乎是指著嘉靖的鼻子罵。】

唐朝,李世民:?

罵得比魏徵還狠嗎?

自己已經算是好脾氣的君王了,也常常被魏徵的諫言氣得暴跳如雷,狠狠破防。

這海瑞,得罵了些啥啊?

宋朝,宋仁宗趙禎苦笑扶額,一些不妙的回憶湧上心頭了。

上次不讓自家愛妃傷心,就答應了她把她的伯父封作宣徽使,結果呢?

朕的話音剛落,包拯就黑著臉慷慨激昂地陳述了一大堆反對理由。

從個人能力噴到影響社會風氣,朕都沒能插上嘴。

那傢伙,由於包拯情緒過於激動,唾沫星子都濺到了朕的臉上了!

偏偏朕還不能發作,包卿也是一片愛國之心,就是朕的面子有點掛不住罷了。

比這還罵的狠,emmm,淺淺同情一下嘉靖吧。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一向以剛正不阿和清正廉潔著稱。】

【這樣的人對於百姓來說,那是最好的父母官。】

【對於同僚來說,就不是什麼好相處的了。】

【大明官場最奉行的準則就是要“與光同塵”,大家都貪,就你不貪,還要舉報我們。】

【不排擠你,排擠誰?】

嘉靖年間,與海瑞坐在一起的譚綸聞言失笑,點了點海瑞。

“海剛峰啊海剛峰,你就是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海瑞一臉正色:“寸心惟為主,百計只安民,此乃海瑞畢生所願也。”

譚綸雖對他的固執恨鐵不成鋼,但也敬佩他的堅持守正。

只是,陛下可不是昔日唐太宗,剛峰他說話太直,恐怕會得罪陛下,難以脫身!

【可想而知,海瑞在官場上屢屢遭受排擠和打壓。】

【但對於百姓來說,海瑞關心民生,積極整頓吏治,一心為百姓謀福利,是大名鼎鼎的“海青天”!】

【也因為海瑞曾在基層擔任過縣令,對於百姓所遭受的苦難是深有體會。】

【對於嘉靖一心修道,荒廢朝政,放任嚴嵩等人禍亂朝堂,海瑞更是痛心疾首。】

【更重要的是,這麼多年嘉靖一直從未停止過搜刮民財還不問百姓疾苦的作為。】

【終於,嘉靖四十四年十月的這一天,海瑞上奏了一篇名流千古的《治安疏》。】

洪武年間,朱元璋已經期待很久了。

按他說,就是得來個人狠狠罵罵那個龜孫子,乾的都是什麼事!

最好是噴他個狗血淋頭,怎麼狠怎麼罵!

【上疏之前,海瑞把自己的一家老小託付給了一個知心朋友,還將家中的僕人分給銀兩,一一遣散了。】

【知道自己的奏疏一旦交上去,很有可能引起嘉靖的震怒,海瑞事先在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

【他將生死置之度外,毅然決然的把奏疏呈給了嘉靖。】

【《治安疏》我願稱之為,專往傷口上撒鹽的罵人聖經,從朝臣噴到皇帝,一個都沒放過。】

沉默是今晚的大明,太監黃錦擦了擦頭上的冷汗。

我的祖宗誒,您老說話可悠著點!

旁邊坐在小凳上的嚴嵩和徐階,心中也是有點忐忑,天幕這麼誇,海瑞得說的多難聽啊!

海瑞遠在東南,現在一時找不到,可別牽連了他們兩個。

【讓我們一起品一品海瑞罵人的藝術。】

【嘉靖對於偶像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