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純與趙瀾的聊天異常愉快,彷彿一見如故。

儘管曹休之前告訴他,趙瀾出身山野,沒有顯赫的門第和深厚的背景,但從兩人的對話中,曹純卻能明顯感受到趙瀾不僅讀過不少詩書,更似乎接受過某些高人的悉心指點。

曹純心中暗想,若趙瀾真是個普通的山野之人,又如何能懂得如此多的道理,行事又如此知書達禮呢?他的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的那份從容與自信,絕非一般人所能擁有。

在客廳內,曹純、曹休與趙瀾坐一起品茶,趙瀾和曹休將折衝府內發生的吐蕃人暗中策劃偷襲的事情詳細地講述了一遍。

聽完之後,曹純以手撫須,眼中滿是讚歎:“趙瀾啊,你心細如髮,才智過人,真乃難得的人才。而我兒曹休知言善用,勇武過人,有你們兩人在,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趙瀾,你這話講得極為貼切!”

“你還用箭矢救了我兒的性命?真是太好了,趙瀾,你不僅是個有勇有謀的年輕人,更是個心懷仁義的好孩子!”

當談到吐蕃人時,曹純的情緒變得有些激動。他一拍桌子,怒聲道:“那些吐蕃人,不善農耕,只知道一味蠻橫,燒殺搶掠,簡直比那些尚能養些牛馬的突厥人還要不堪。他們一旦被我朝派兵圍剿,便躲入深山之中,與我們周旋,實在是氣煞人也!我朝若不能早日將他們剷除,必將留下無窮隱患。”

看著曹純義憤填膺的樣子,趙瀾心中也激起了強烈的共鳴。

身為大唐子民,面對外敵的威脅,每個人都應挺身而出,保衛家園。雖然自己出身山野,但自從加入折衝府以來,他時刻銘記著自己的職責與使命,努力提升自己,希望能為國家的安寧貢獻一份力量。

趙瀾看得出來,曹純這人也是個實幹派,要不是做了都水監丞這官,要是進了折衝府,也是個喊打喊殺的人。

趙瀾認真分析道:“叔父大人所言極是,吐蕃人確實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但他們之所以如此囂張,也是因為我們對其瞭解不足,防範不夠。若我們能更加深入地瞭解他們的習性、戰術以及弱點,想必在對抗中便能佔據更大的優勢。”

曹純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沒想到,這個看似年輕的山野小子,竟然有著如此深刻的見解和獨到的分析。他點了點頭,讚許道:“嗯,你說得不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既然有這樣的見識,想必在軍事上也頗有研究吧?”

趙瀾謙遜地笑了笑,道:“叔父大人過獎了。趙瀾只是平日裡喜歡閱讀一些兵書戰策,對軍事上的事情略知一二罷了。若真要在戰場上殺敵立功,還需叔父大人和曹兄多多指教。”

曹純聽了,心中更是對趙瀾刮目相看。他知道,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謙遜的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精神。趙瀾正是這樣的人,他不僅有著過人的才智,更有著一顆謙遜好學的心。

“趙瀾啊,你不必如此自謙。我看得出,你是個有潛力、有前途的年輕人。只要你肯努力,將來必成大器。”曹純語重心長地說道。

隨後,三人又聊起了巴州城的局勢、朝廷的政策以及未來的打算。

曹純作為官場老手,對這些事情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他耐心地給趙瀾講解著官場的規則和技巧,以及如何在複雜的局勢中保持清醒和冷靜。

趙瀾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贊同。他深知,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界裡,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地方。

而曹純的這番話,無疑為他指明瞭方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指導。

時間過得飛快,彷彿指尖輕捻間,絢爛的日光便已悄然隱退,轉眼間夜幕低垂,繁星點點,給寧靜的夜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